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案例简答200问.pdf
文件大小:593.26 K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3.1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案例200问

(完整版)

1

模块一:三大专业技术

1.问:检核分为哪些?★

答:检核分为:仪器检核、资料检核、计算检核、放样检核和验收检核。

速记:燕姿放计算器

2.问: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答: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法、电磁波测距法、三角高程测量法,常用的是水准测量法。

3.问:选用卷扬机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选用卷扬机的主要参数有额定载荷、容绳量和额定速度。

4.问: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哪些?★★★

答: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

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5.问:吊装计算载荷如何计算?★★★

答:(2)单台起吊:动载荷系数k1=1.1

吊装计算载荷Qj=k1×Q

(2)多台起吊: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5

吊装计算载荷Qj=k1×k2×Q

6.问:一般双主吊抬吊时,每台起重机的负载率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多少?★★★

答:一般双主吊抬吊时,每台起重机的负载率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80%。

7.问:最小起升高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最小起升高度应满足下式要求:Hm>H1+H2+H3+H4

8.问:流动式起重机选用步骤有哪些?★★★

答:(1)确定站车位置、幅度: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平面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

(2)确定臂长: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确定设备吊装的最小起

升高度,再由起重机的起升高度曲线确定起重机臂长

(3)通过起重机的起重量性能表,查阅起重机在同一幅度时不同臂长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吊臂与附近构筑物、设备与构筑物等之间的安全距离(≥500mm),若计算结

果符合规范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应重选。

9.问:钢丝绳安全系数取值应符合哪些规定?★★★

2

答:作拖拉绳(缆风绳)时,应≥3.5;

作卷扬机走绳时,应≥5;

作系挂绳扣时,应≥5;

作捆绑绳扣使用时,应≥6;

作载人吊篮时,应≥14。

速记:刘(6)坤吴(5)喜娟,人事司托兰闪电舞

10.问:利用构筑物吊装: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吊装点,有哪些要求?★★★

答:(1)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2)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3)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如采用大块钢板、枕木等

进行局部补强,采用角钢或木方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

(4)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11.问:起重吊装作业的失稳类型有哪些?★★★

答:起重机械的失稳、吊装系统的失稳、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12.问:起重机械失稳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1)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起重臂杆仰角超限等。速记:鸡腿超咸

(2)预防措施: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严格机械检查;

起重臂杆仰角45°~78°

13.问:吊装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1)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

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2)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

多机吊装的同步;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

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4.问:被吊设备或构件失稳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1)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2)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

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提高刚度。

15.问: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管理及作

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验收要求、应急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