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16000字】.doc
文件大小:416.96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05万字
文档摘要

PAGE2

浅析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目录

TOC\o1-3\h\u8246一、导论 4

3708(一)研究背景 4

223601.中国人口老龄化 5

264752.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5

179663.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状况与国际比较 6

20515(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7

1528(三)研究意义 8

220291.理论意义 8

28132.现实意义 8

20177(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8

94331.研究思路 8

86742.研究方法 9

169833.论文结构 9

7037(五)本章小结 10

7405二、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0

31907(一)概念界定 10

208281.国民受教育水平 10

224822.劳动参与率 10

22013(二)相关理论 11

21811.劳动供给理论 11

12162.人力资本理论 11

17354(三)有关人力资本与受教育水平的文献回顾 12

240461.人力资本研究 12

292912.受教育水平研究 14

4649(四)有关劳动参与率研究的文献回顾 15

188141.劳动参与率演进规律研究 15

54422.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演进 17

318343.提高劳动参与率的对策研究 18

18648(五)文献评述与本章小结 20

31549三、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分析 20

1250(一)数据来源 20

3117(二)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与劳动参与情况分析 20

13708(三)受教育水平影响劳动参与率的机制分析 21

142991.延迟进入劳动力市场年龄 21

166662.女性劳动参与率 22

47463.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与老龄化 23

15779(四)本章小结 23

26955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24

32229(一)研究结论 24

24084(二)对策建议 24

300831.提高受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24

44642.促进劳动参与的对策建议 25

14443(三)可能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25

12002参考文献 26

摘要:劳动参与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公民对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意愿程度,可以有效估计该国或者该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活跃性。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1978年-2020年数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定量分析国民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并结合劳动供给理论来展开作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时间内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会降低中国劳动参与率,但男性劳动参与率依然高于女性劳动参与率。同时,中国总劳动参与率、男性劳动参与率、女性劳动参与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现限制;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

关键词:国民受教育水平;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理论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关乎国家发展,所以不仅要看其供给数量,还要保证资本的质量和利用率。劳动参与率体现了这一地区或者国家的人民参与经济活动的密集程度和意愿度。同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的充足与贫乏状况也可以从中体现出来。劳动参与率主要是受到许多社会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比如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教育水平,政治稳定性,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安定状况等因素(杨晓艺,2020)。正因为如此,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国民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本论文的选题的背景。

1.中国人口老龄化

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吴俊培和赵斌,2015)。人口老龄化将直接造成我国劳动老龄人口减少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指在总人口数量动态变化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年轻人口比重相对下降,使得社会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刘新,202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化的衡量标志着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见图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5%,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4.7个百分点。然而,1990-2019年的十年间,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例提高了5.9个百分点。由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逐步呈现出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

图11999-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资料来源: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