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Y5013-2024
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密码
应用技术研究
2024年12月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IV
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密码应用技术研究1
1.概述1
1.1背景1
1.1.1政策背景1
1.1.2技术背景1
1.1.3必要性2
1.2研究目标3
2.研究范围4
2.1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的内涵4
2.2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的区别4
2.3电子合同与电子保单的关系5
2.4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的应用外延5
3.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发展现状6
3.1国外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现状6
3.1.1市场状况描述6
3.1.2国内外电子合同应用的差异6
3.1.3小结7
3.2国内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现状7
3.2.1市场状况调研7
3.2.2应用情况调研8
3.2.3技术情况调研11
3.2.4主要的电子合同产品和平台11
4.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现状17
4.1国外法律法规/标准化组织的相关研究17
4.1.1法律法规17
4.1.2ISO/IEC相关标准18
4.1.3美国国家标准化研究院(NIST)相关标准19
4.1.4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相关标准19
4.2国内法律法规/标准化组织的相关研究20
4.2.1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建设层面20
4.2.2服务平台使用的密码技术层面23
4.2.3小结25
4.3发展趋势25
5.密码应用技术研究26
5.1需求分析26
5.1.1电子合同面临的问题26
5.1.2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28
II
5.1.3密码技术需求29
5.2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密码技术框架32
5.2.1技术框架-业务角度32
5.2.2技术框架-安全角度33
5.2.3技术框架-部署角度35
5.2.4小结36
5.3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密码应用技术实现37
5.3.1业务流程的技术路线37
5.3.2电子合同常用的密码技术40
5.3.3主要研究的密码技术44
5.3.4其他关键技术研究53
6.标准化研究55
6.1标准体系55
6.2标准化建议55
6.2.1标准化的目的55
6.2.2标准化思路55
6.3其他标准建议58
7.总结59
参考文献60
III
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密码应用技术研究
1.概述
1.1背景
1.1.1政策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推进步入深水区,无论互联网
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办公,传统的纸质合同因成本高,效率低,
已然成为企业现阶段数字化办公的掣肘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子合同。电
子合同本质上仍属于合同的范畴,只是区别于传统的签约形式和文件载体。电子
合同与纸质合同一样属于书面形式的合同,受法律承认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
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合
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容的形式。在201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十八条规
定,电子商务当事人使用自动信息系统订立或者履行合同的行为对使用该系统的
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简称“《电子签名法》”)
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认可了可靠电子签名的合法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事诉讼法)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