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文件大小:7.48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3.19千字
文档摘要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学生:02.闫成13.王熙文33.雷雨啸34.沈东衡指导老师:高盛老师王胜斌老师

目录一、关于设计者1.简介2.设计特点二、关于博物馆1.博物馆简介2.博物馆地点3.博物馆设计思路4.博物馆平面分析5.博物馆造型分析6.博物馆色彩分析7.博物馆空间分析三、总结

一、关于设计者1.简介

一、关于设计者1.设计特点

一、关于设计者B.玻璃与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1.设计特点

一、关于设计者1.设计特点

一、关于设计者1.设计特点

二、关于博物馆1.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相邻,占地面积15000平米。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2003年始建,2006年中秋节开馆,历经三年。它的建成弥补了苏州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实风范现代感的建筑。

二、关于博物馆2.博物馆场地地点新馆的所在地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北倚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二、关于博物馆3.博物馆设计思路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一个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叫做“中而新,苏而新〞。在被自己成为“圣地〞的博物馆馆址所在地,贝聿铭要把圆满的句号画在故土的土地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地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新馆建筑要如何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中而新,苏而新〞这一设计理念是贝聿铭在设计之初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最早定位,一经提出也得到了国内众多建筑大师的赞同。“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称之为“中而新,苏而新〞。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平面分析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平面分析●与忠王府的统一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形成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新馆采用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与拙政园的统一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忠王府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平面分析●合院照应从总平面上看,苏州博物馆的空间组织是“回〞字形的,其中,有一段要靠园子里水上的桥来完成。在东侧的“紫藤园〞、西北角“宋画斋〞这样露天天井的周围,在西南角两个带着封闭中庭的周围围合着假设干小尺度的展室。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平面分析一层平面图“——〞参观流线“——〞小庭院“——〞地下车库入口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平面分析二层平面图“——〞楼梯“——〞流线三层平面图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新馆外观呈几何形,简洁大方,极具现代特征,其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运用尤为突出。这种潜在的苏州传统与西方三角立方体构成和极简主义相互交织,自然转换。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从建筑结构看,现代几何体构成的坡顶蕴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根本概念。三角形和方形不断的繁衍和重构,使建筑看起来简洁、抽象而不失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用灰色装饰直线条代替传统的木梁,既表达传统建筑结构又成为新建筑的现代表皮纹样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二、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造型分析

二、关于博物馆5.博物馆色彩分析博物馆的根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相比随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在上下错落的新馆建筑中,新馆采用颜色更为均匀飞深灰色石材做屋面以及其白色墙边的石材的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简洁大气。与古城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融合,在现代几何造型色彩运用中表达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独具韵味的特色。

二、关于博物馆6.博物馆空间分析贝先生认为“小件的东西你放在大的柜子里看,好象是友谊商店一样,摆满了,不对的,所以,我做了很小的,给每一个宝贝有一个柜子,有它的照明,这是新的,这是美国、欧洲都没有,他们的收藏跟我们不一样,适宜苏州自己的收藏。这些细节中处处表达着建筑大师的风范。

二、关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