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3页PPT).pptx
文件大小:7.1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消防从细节做起,平安需你我营造主讲人:开讲时间: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目录01火灾事故案例消防安全人人有责02火灾造成原因03如何预防火灾04消防安全常识

火灾事故案例01第一部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火灾事故案例一消防安全人人有责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一栋学生公寓的一间宿舍发生火灾,上千名女生被及时疏散。据学校宣传部透露,当时正值上课时间,部分学生并未回到宿舍,火灾发生时,立即引发楼道内的报警装置自动报警,校方随即报警。数分钟后,双榆树消防队的6辆消防车赶到。消防员强行打开601宿舍被锁的房门,展开扑救。此时,6层以上楼层均笼罩在浓烟中。事故原因是接线板电器线路短路,火花引燃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事后检查发现1300余件违章电器,其中“热得快”30件。

火灾事故案例二消防安全人人有责2007年01月11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2舍一楼发生火灾,浓烟将十一层高的整个宿舍笼罩,楼上百余个寝室的500余名学生被困。在浓烟的威胁下,大部分学生采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等方式自救,但仍有个别学生因受不了浓烟的熏呛做出将要跳楼的举动。危急时刻,在消防队员制止下,这几名学生最终被送至安全地带,消防人员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大火被扑灭,被困的500余名学生被成功疏散到安全地带。起火原因是寝室内一学生用“热得快”放在开水瓶中烧水,因晚上突然停电,她从开水瓶中抽出“热得快”放到床上,但忘了切断电源。次日早晨来电后“热得快”将床铺引着。

火灾事故案例三消防安全人人有责2008年3月16日上午10时许。中央美术学院南门外临建宿舍发生火灾,由于是彩钢板搭建的二层简易板房,大火迅速蔓延,过火面积达3000平方米,烧毁宿舍100多间。许多学生都来不及穿好外套,穿着睡衣便夺路而逃,受灾的学生及学校后勤职工达440人,大火中还有1人被烧伤。经消防部门调查初步确定该起火灾为电插座故障引起。

火灾事故案例四消防安全人人有责2008年3月13日下午5点47分左右,位于江苏省南京学府路的东南大学老校区动力楼(4层)突然发生大火。受大风影响,火势较大,将动力楼第四层基本烧毁,过火面积近千平方米,无人员伤亡。

火灾造成原因02第二部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电气设备过热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电气设备本身的温升是有规定的,这与绝缘材料允许耐受温度有关。当温度大大超过绝缘材料允许温升后,不仅会引起加速老化,还会引起绝缘材料燃烧。当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遭破坏时,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火灾。

电火花或电弧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成的。电弧温度可高达6000摄氏度。因此电火花或电弧不仅能引起绝缘物质燃烧,而且可以引起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灾、爆炸的火源。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如开关或接触器触头分合时的火花。事故火花是电器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火花。如发生短路时产生的火花,绝缘损坏或保险丝熔断时出现的闪络等。

吸烟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燃着的香烟头能引起许多物质起火。因为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达700℃~800℃,足以引燃棉、麻、纸张等固体物质,更能引起各种燃烧气体的燃烧。乱丢烟头,或含着香烟寻物等疏忽大意,易燃着可燃物起火;躺在床上吸烟或醉酒吸烟,烟头触及可燃物起火。

灯火照明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使用电器照明,灯具表面温度过高,玻璃壳受热不均匀及水珠溅到高热的灯泡上发生爆裂,掉下的玻璃碎片或灯丝会使可燃物起火。灯头接触不良、灯头与玻璃壳松动、电气线路破损、接头松动等也可能引发火灾。使用明火照明,明火与可燃物过近,油灯、蜡烛等被碰翻,明火给油灯加油,点着的蜡烛放在可燃物上,用火把、松枝指路或寻找失物等,都极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此外,油灯外的油垢被引燃后会蔓延整个灯体,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何预防火灾03第三部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了解火灾的成因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了解火灾的成因是预防火灾的第一步。火灾的成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为因素,如吸烟、火种、电器等;二是自然因素,如雷击、自然灾害等。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在容易引起火灾的地方吸烟,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避免电器过载等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天气情况,避免雷击等自然因素引发火灾。

做好家庭防火工作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做好防火工作。首先,要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和干净,避免杂物堆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其次,在使用电器时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随意乱插电器,不要让电器长时间运行,以免过载。此外,也要注意燃气使用,避免燃气泄漏引起火灾。最后,应该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等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灭火。

加强安全意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加强安全意识也是预防火灾的重要环节。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火灾的可能性,避免在易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