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冀人版(2024)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
计划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阶段,对周围事物有着然的亲
近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动物、水、空气等已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像看到过
路边的花草树木,接触过小猫小狗,也感知过水的流动和空气的存在。然而,这些认
知大多停留在表面,零碎且不成系统,缺乏科学的探究方法和严谨的思考逻辑。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观察和简单表达能力,但在实验操作时,
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器材的正确使用还很生疏,需要教师细致指导。在逻辑思维方面,
从具体现象归纳总结科学规律的能力有待大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时,容易出现分工
不明确、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
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教材分析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紧密围绕“地球家园”这一主题,将科学知识
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地球家园你我他”单元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动物入手,引导他
们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帮助学生构建对地球家园组成的初步认知;“家园为我”单元
聚焦水、空气、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及食物与健康,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对人类和生
物生存的重要意义;“我为家园”单元则着重培养学生对家园的责任感,通过关爱行动、
节约资源、和谐共生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科技擂台”中的
“给蜗牛建个小小的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编排注重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渗透热爱科学、保护地球家园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科学观和环境观。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熟知常见动柩物的基本特征,掌握水和空气的性质,区分
自然物和人造物,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关爱家园、节约资源的方法和举措。
2.科学探究: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如用放大镜观察动柩物的细节、用简易量具测量
水的体积。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实验,如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比较
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等。
3.科学态度:全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始终保
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尊重实验数据和事实;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面对失败不轻易放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在保护地球家园、改善生
活方面的应用,如污水处理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等;大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
源的意识,深刻明白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的影响,如过度砍伐对动柩物生存的威胁、
浪费水资源的危害等。
四教学法与策略
1.直观演示法:在讲解抽象科学概念时,充分运用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直
观教具,将抽象知识直观化。例如,在“认识植物”教学中,展示不同植物的实物和图
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形态特征,增强对柩物的认知。
2.实验探究法:精心设计有趣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
的乐趣。如在“认识空气”时,通过“空气占据空间”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
考,理解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验、讨论、汇报
等任务。如在“比较柩物和动物”时,小组内成员分工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各自的
发现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拓宽思
维,共同进步。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模拟“地球家园守护者”情境,让学
生在情境中思考如何保护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
到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食物与健康”教学中,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吃多种食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