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4_T 4529-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含眉绿茶.docx
文件大小:82.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3.67千字
文档摘要

ICS67.140.10CCSX5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529—2023

地理标志产品含眉绿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HanMeiGreenTea

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52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含眉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自章、赵嵩、宫尚芳、贾昌州、陈新德、吴向骏、王德翔。

DB34/T4529—2023

1

地理标志产品含眉绿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含眉绿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管理、加工工艺、产品分级、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含眉绿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4487和GB/T179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含眉绿茶HanMeiGreenTea

采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种植的中小叶种茶树(白化、黄化茶树品种除外)的嫩芽叶,采用摊青、杀青、理条、整形、磨光、提香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绿茶。

4保护范围

含眉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复州湾海盐等22个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8年第31号)批准的范围,即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林头镇、仙踪镇、昭关镇、清溪镇、陶厂镇等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区域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

DB34/T4529—2023

2

5栽培管理

5.1品种选择

保护范围内适制含眉绿茶的中小叶种茶树(白化、黄化茶树品种除外)品种。

5.2立地条件

生态条件好、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土壤深厚肥沃,有效土层达80cm以上,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排水透气性好,pH值在4.5~6.5,有机质含量≥1.0%。

5.3栽培管理

5.3.1育苗

采用短穗扦插繁育技术。

5.3.2定植

栽植密度≤55000株/公顷。

5.3.3施肥

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农家肥)≥25000kg。

5.3.4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5.4采摘

5.4.1采摘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下旬。

5.4.2采摘标准

单芽至一芽二叶初展。要求提手采,雨天不采。

6加工工艺

6.1工艺流程

摊青→杀青→理条→整形→磨光→提香。

6.2工艺要求

6.2.1摊青

在室内干净通风的房间,鲜叶进厂后,尽快地摊放于光洁的竹匾或竹帘上,鲜叶厚度3cm~5cm,时间为4h~6h。鲜叶减重率15%至20%,色泽由鲜活翠绿转变为暗绿,青草气减轻,散发出清香,叶质变得较柔软时为适度。

6.2.2杀青

DB34/T4529—2023

3

温度180℃~200℃,时间4min~6min。杀青叶茶香显露,茶条平伏。

6.2.3理条

温度100℃~120℃,时间5min~7min。以叶条扁直,色泽润绿,含水量在40%~50%。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