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扭转刚性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六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
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35号”,本项目计划名称为《塑料扭转刚性
试验方法》,计划项目编号为T-607,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承担该
项目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计划下达时间为2024年8月,项目周期12个月,按要求
应在2025年8月完成报批。该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8),项目于2024年8月开展工作。本标准主要修订单位有轻工业塑料加工
应用研究所等,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主
要牵头单位。
二、工作进程
1、前期研究(2024年8月~2024年10月):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作为
第一起草单位,联合北京工商大学、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华通新
材料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阿喀斯检测科技服务有限公
司、四川大学、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质量与标准化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组成标准工作组。
工作组成员首先收集、查阅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及国内外文献资料,讨论了扭转刚性测
定的可行性,分析了工作方案,并在对ASTMD1043-16(2024)标准内容进行充分理解
和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订工作方案和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2、收集国内技术资料并比对,形成标准工作组征求意见稿(2024年10月~2025
年2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正式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并共同研究起草。期间,
对标准进行了试验验证,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制定了详细的验证方案,委托
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备标准样品,标准方法的验证在苏州市信测标准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检验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进行。
2025年1与10日,在江苏昆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组织的
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第一起草单位介绍了本标准修订的意义与必要性,工作组对标
准草案(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研讨,并达成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获得
的试验验证结果,经标准工作组修改编制完成,进一步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
三、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
本标准项目牵头单位为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等,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
所、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并作为主要修订单位负责该标准的修订,
主要修订人负责本标准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协调安排,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其余人员主
要负责配合标准修订、标准的文本校对和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技术研讨。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一、编制原则
在标准编制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系列原则以确保所制定的标准既符合中国的具
体国情,又能加速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从而提升塑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
我们在标准中积极采纳了国内优质产品的指标和先进技术,这不仅促进了技术进步,
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为市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产品选项。此外,本标准的制定还
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保护消费者的利
益,以此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我们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统一性的原则,确
保标准的技术内容科学合理且处于行业前沿,同时保持一致性,以便于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特别地,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标准的技术要求被设计得既先进又具
有生产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使得国内企业能够承受并执行这些标准。在对GB/T15047
标准的修订过程中,针对原有条款进行了多项优化以提升其实用性和准确性。具体而
言:
在原GB/T15047-1994标准中,有关设备使用的规定限定了“1000mL保温瓶”的
容量要求,这种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此次修订取消了对容量的
具体限制,将描述更新为更为宽泛的“尺寸合适的保温容器”。此改动不仅涵盖了传
统的保温瓶形式,也扩展到了罐、槽等多种形态的容器,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
的应用场景。
对于材料样本制备的要求,原GB/T15047-1994标准中的表述——“对于非均质材
料,应于纵、横向各取两个”,未能准确反映测试需求。经过此次修订,这一部分被
精确地修改为:“若试样表现为各向同性,则需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