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7部分:
液体和气体静压轴承》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
委发〔2024〕18号),计划编T-604,项目名称“滑动
轴承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7部分:液体和气体静压轴承”。
主要起草单位为: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
有限公司、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
公司、郑州大学等,计划应完成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
2.制定背景
近年来,发达国家加速制造业回流、加大国防经费投入,并加大
限制高端装备和零部件出口我国,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推动
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
展”和“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
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等战略发展需求,为高端装备和零
部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液体静压轴承与气体静压轴承是精密测量装置(如三坐标测量
仪)、超精密机床(如高精度磨削/切削机床)、光学仪器(如大型天
文望远镜)、医疗设备(如医用CT机)、半导体加工设备(如光刻
机)等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具有运动精度高、近零摩擦、无磨损、
长寿命、环境友好等特点,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已实现
产业化生产与批量化应用。不过,由于这两类轴承的工作原理涉及到
机械工程、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诸多学科,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学
习、设计与选用难度较大,且相关技术文献大多为英文版本,中文版
本较少,因此中文术语、定义一直存在不统一和随意使用的问题,而
这一问题又进一步阻碍了国内相关技术的交流、推广与应用。
为此,应尽快对该专业技术中的重要概念进行梳理、校准与规范,
建立行业公认的术语和概念体系。
3.起草过程
起草阶段2024年4月-2024年10月
计划下达后,滑动轴承秘书处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并于2024
年4月25日,由滑动轴承秘书处组织了项目启动会,由中机生产力
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在GB/T2889通用术语基础
上,进一步围绕液体静压轴承和气体静压轴承特点(流体静力学与动
力学术语、特有的结构术语、流体供应与控制系统术语、轴承静态性
能术语以及动态性能术语),开展常用术语的收集、整理、分析定义
和标准起草工作。
4.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本标准由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
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
公司、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等单位共同起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结构与内容编排上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执行。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与液体和气体静压轴承有关的
技术专著、技术文献、企业资料,同时参考了国家标准中与流体动力
学有关的术语,以及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中的有关术语。
2.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为准确、清晰地描述和定义静压轴承的类型、结构要素、流体供
应和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参数、静态与动态特性等,起草工作组对相
关专著、技术文献中常见的基础术语、特定术语进行了归纳整理,并
给出了推荐的定义方式,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名词》
《计量学名词》《化工名词》《航空科学技术名词》《大气科学名词》
《EncyclopediaofTribology》《Hydrostatic,Aerostaticand
HybridBearingDesign》《GB/T17446-2012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气体静压轴承性能测试方法》系列团体标准。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
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不涉及试验(或验证)分析。本标准界定了液体静压
轴承和气体静压轴承的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从事液体静压轴
承与气体静压轴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