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学校班子会议上讲话:抓住“三个位”,学校发展一路“狂飙”
各位中层干部: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探讨一个对学校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议题——如何从全局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作为学校管理架构的中坚力量,我们的思维深度与工作方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作效率与未来走向。在此,我想结合自身多年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见解。
一、坚守本职,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学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体系,每个岗位都如同精密钟表上的关键零件,虽小却至关重要。中层干部作为学校管理体系的关键枢纽,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坚守本职岗位、做好分内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要职责。
我曾认识一位教导主任,刚上任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中,每日忙于检查教案、频繁听课评课,却忽视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规划。长此以往,教师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方法逐渐僵化,热情消退。后来,教导主任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深入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与职业发展需求。他精心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教学培训与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开展课题研究,并搭建了教师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在他的努力下,教师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充满创新活力。
这件事深刻地提醒我们,坚守本职并非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要深入挖掘岗位价值与潜力。我们需对负责的工作领域有透彻的认识,关注细节,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落实学校决策时,不能仅仅充当信息的“传声筒”,而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将每项工作做到极致,为学校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动补位,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学校各项工作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学校的整体运作。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主动补位的意识,打破部门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记得学校举办一场大型文艺汇演时,负责舞台布置的后勤部门因突发状况,人手短缺,现场陷入混乱。就在此时,德育处的几位老师主动放下手头工作,投身到舞台布置中,帮忙搬运道具、布置背景、协调秩序。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文艺汇演圆满成功,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誉。
主动补位,不仅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更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意识。当其他部门面临困难时,我们应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能帮助他人解决燃眉之急,还能拓宽自己的工作视野,提升综合能力。通过积极补位,部门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工作衔接更加紧密,使学校的运作更加高效、有序。
三、着眼全局,谋划学校发展蓝图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我们不能局限于眼前工作,而应具备全局视野,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与谋划。这要求我们对教育政策的变化保持敏锐,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为学校发展找准方向。
以课程改革为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校,早早洞察到这一趋势,果断优化课程体系,增设了科技创新、艺术鉴赏、社会实践等拓展性和综合性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了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学校积极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接触前沿知识与实践机会的渠道。正是因为这些学校能够着眼全局,提前布局,才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们学校要想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脱颖而出,也需要每一位中层干部具备全局意识,跳出自身工作的局限,将学校整体发展与个人工作紧密结合。在制定工作计划与开展工作时,充分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整体利益,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各位中层干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我们心怀全局,坚守本职、主动补位、着眼全局,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携手共筑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