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课本,围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保障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社会保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提升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学会分析社会保障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
-理解社会保障政策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2.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如何将这些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分析社会保障政策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探讨如何从个人角度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举例说明社会保障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学生作业。
-信息化资源:社会保障政策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统计数据。
-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闻报道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保障问题。
2.提出问题:观看结束后,提问学生:“社会保障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哪些特点?”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5分钟)
-介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说明社会保障体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2.社会保障政策的作用(10分钟)
-分析社会保障政策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结合实例,讲解社会保障政策对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等群体的帮助。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和挑战(10分钟)
-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和现状。
-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从个人角度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社会保障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学生回答: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社会保障政策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学生分享: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责任。
教学双边互动,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整个教学过程用时不超过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演变:介绍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社会保障政策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政策案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分析其政策背景、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等书籍,深入了解社会保障体系。
-参观社会保障机构: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福利院等,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实际运作。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