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建设指南》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307.3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3.59千字
文档摘要

附件2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

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也可导

致社会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

体系负担的加重。未来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经

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

肥胖症的病因复杂、治疗多样,容易复发,目前缺乏单一有

效的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营养、运动治疗、中医中药、

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各种手段有其相应

的适应证和应用范围。单一治疗手段常不能取得理想且持久的减

重效果,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规范筛查、

评估、诊断标准,统一标准化管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使用更合理、有效方法达到治疗目标。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打破

传统学科划分,以患者需求出发,通过专业医务人员间紧密协作、

通力配合,提供有效合理、立体化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打造无缝

隙合作、“一站式”诊断与治疗模式。目前急需建立规范行业建

设标准,以利于普及推广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

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二)协作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公

共卫生研究院。

(三)主要工作过程

1、起草阶段

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技术调研、咨询,收集、消化有关资料,

并结合具体临床应用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参考依据,于2023年初

提出编制团体标准《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建设指南》

的计划。本标准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提出、由中山大学附属

第三医院主编、其它单位共同参与起草,于2023年3月提交团

体标准《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建设指南》的立项申请

书,经学会秘书长审批通过后,于3月17日正式发布立项公告,

并于同日在全国团体标准平台发布立项公示。

立项公示后,起草工作组着手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多

次起草工作组的会议讨论。经过2023年的多轮研讨、修改,标

准起草工作组于2023年11月完成了编写,上报学会团体标准办

公室。学会团体标准办公室人员于12月底完成了对本标准内容

的审核和格式重排,并启动发布征求意见公示工作。

2、征求意见阶段

标准起草工作组拟计划在2025年1月内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主要方式是:将标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稿通过全国团体标准平

台发布公示,面向相关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到2024年

2月初,将各意见汇总,组织专家集中讨论修改。

3、审查阶段

标准起草工作组将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和处理,对

征求意见稿进行最后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初稿,召开送审稿会

审会议,对送审稿初稿进行研讨,会后根据会议研讨意见对标准

进行完善,形成送审稿,报标准主管单位审查。

(四)起草组成员及其工作

主要起草人:陈燕铭(主编)、雷普润、谭莺、陈图锋、朱

延华、董志勇、何志辉、朱顺叶、肖阁敏、杨奕。

主要起草成员皆参与了本标准的研究、讨论和不同章节的编

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术语和定

义、缩略语、基本要求、场所及设备设施、组织管理、诊疗流程

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医院,或已建立完善减重中心的二级医院,

拟建设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使用。

(二)标准主要内容

1.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相关术语和定义;

2.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缩略语;

3.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

4.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组织架构;

5.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建设的硬件保障;

6.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服务流程

7.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质量控制

8.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的费用标准

9.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信息化系统和样本库建

10.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肥胖症中心随访体系的建立。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

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在广州多次组织并实施试验研究分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