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食管结构、食管癌病理、类型、高危因素、疾病特征、临床表现、筛查、预防、治疗及术后康复
认识食管
食管,又称食道,顾名思义就是输送食物的通道,它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接咽,下通胃,中间紧贴脊柱。
食管还有三个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环状软骨下缘即食管的入口处,是三个狭窄中最窄的部位,口径约1.3cm;第二个狭窄为食管在左支气管交叉处;第三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食管三个狭窄的位置是食管腐蚀伤最重的部位,也是食管异物容易停留的部位。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是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中国的食管癌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均占全世界一半以上,需要大家给予重视。
食管癌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理特征,食管癌可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类癌、腺样囊性癌等,其中绝大多数为鳞癌和腺癌。
食管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食管癌与多种因素相关,下面列举了常见的食管癌高危因素。
饮食。食管癌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食物被真菌污染、腌制食物、红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等)、高温食物、辛辣和油炸食物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是食管鳞癌明确的危险因素,且口腔卫生差(经常不刷牙)也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年龄和性别。年龄越大,食管癌的发病率越高;男性食管癌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也早于女性。
家族史和遗传因素。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相似的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因素有关。
感染因素。HPV感染是食管癌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其他食管相关疾病。如食管慢性炎症、食管固有疾病发生癌变(柱状上皮化食管、食管瘢痕狭窄、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
我国食管鳞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酒、吸烟、对食管造成损伤的各种慢性刺激及环境因素。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
根据我国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凡满足40岁以上且有下列任何一项者,均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有咽部干燥、吞咽不适、进食停滞或顿挫感等上消化道症状。
●有食管癌家族史。
●患有食管癌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
食管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哽咽感,食物停滞感,食管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咽下痛。上述症状可间断或反复出现,也可持续长达数年。
中期。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剑突下疼痛,呕吐黏液样物。
晚期。肿瘤局部侵蚀和严重溃烂而引起食管穿孔,呕血、黑便甚至大出血,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恶病质和肿瘤全身广泛转移,患者呈衰竭状态。
哪些症状可能是食管癌的“报警”症状
胸骨后疼痛不适、进食通过缓慢且有滞留感或哽噎感、进行性吞咽困难、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消瘦等。
吞咽困难对食管癌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但此时大多数肿瘤已进展至中晚期,因此在我国,“报警”症状不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测的决定因素,建议有消化道症状者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食管癌的筛查
食管癌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筛查手段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小病变,同时可以方便地钳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主要手段。
内镜医生发现食管癌,一般不容易判断是早期癌还是晚期癌,因为肿瘤的早晚期并不是看大小,而是看肿瘤在食管壁的浸润深度。因此,为了确定治疗方案,医生常会建议患者再做超声内镜检查,检查肿瘤的浸润深度,浸润超过了食管壁的一半就是进展期了。
值得注意的是,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肿块或溃烂,并不能说明就是恶性肿瘤,因为一些良性病变,如食管结核、食管炎症等也可出现类似的表现。因此,胃镜发现食管病变后钳取组织做病理化验是必需的,如果看不到明确的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外科医生一般不会做外科手术治疗,内科医生也不敢贸然地放化疗。
由于内镜活检做病理检查所钳取的组织太少,临床上有时并不能明确报告为食管癌,可能需要反复胃镜检查。因此,怀疑食管癌就需要做胃镜检查确诊。
食管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少部分为良性肿瘤,一旦发现食管肿瘤,要及早进行干预,以免延误病情。
食管癌如何预防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减少致癌物的暴露,可显著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所以,戒烟酒、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和饮食习惯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食管癌的。对于食管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开胸手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内镜下手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常用的微创手术包括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电视纵隔镜辅助手术等。
放疗。其在食管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术治疗,按作用可分为根治性治疗、姑息性治疗、新辅助放疗、辅助放疗。
化疗。可缩小手术前肿瘤的大小或消灭手术后残存的癌细胞,多采用双药联合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