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6.1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6.1校园绿地规划设计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6.1.2中、小学绿地设计6.1.3幼儿园绿地设计
1.面积与规模大专院校,一般规模大、面积广、建筑密度小。校园内部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各功能区以道路分隔和联系。一、大专院校的特点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2.师生学习工作的特点大专院校是以课时为基本单元组织教学工作的,学生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教室,一天之中要多次往返穿梭位于校园内各处的教室、实验室之间,匆忙而紧张,是一个从事繁重脑力劳动的群体。
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3.学生特点大专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年时代,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开放活泼,可塑性强。他们需要良好的学习、运动环境和高品位的娱乐交往空间,从而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1.校前区绿化校前区主要是指学校大门、出入口与办公楼、教学主楼之间的空间,是校园重点绿化美化地段之一。校前区的绿化主要分为两部分:门前空间和门内空间二、组成部分及设计要点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1.校前区绿化门前空间一般使用常绿花灌木形成活泼而开朗的门景。在四周围墙处,选用常绿乔灌木自然式带状布置,或以速生树种形成校园外围林带。门前的绿化既要与街景有一致性,又要体现学校特色。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1.校前区绿化门内空间的绿化设计一般以规划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或教学楼为轴线,在轴线上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主干道。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在主干道两侧植高大挺拔的行道树,形成开阔的绿荫大道。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2.教学科研区绿化教学科研区绿地主要是指教学科研区周围的绿地,一般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以及行政办公楼等建筑。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2.教学科研区绿化教学科研主楼前的广场设计,一般以大面积图案铺装为主,结合花坛、草坪,布置喷泉、雕塑、花架、园灯等园林小品,体现简洁、开阔的景观特色。教学楼周围的基础绿带,在不影响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种植落叶乔灌木。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2.教学科研区绿化大礼堂是集会的场所,正面入口前一般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由于其周围绿地空间较小,内容相应简单。图书馆是图书资料的储藏之处,为师生教学、科研、学习活动服务,也是学校标志性建筑,其周围的布局与绿化基本与大礼堂相同。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3.学生生活区绿化该区为学生生活、活动区域,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浴室、商店等生活服务设施及部分体育活动器械。该区与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校园绿化景区、城市交通及商业服务有密切联系。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3.学生生活区绿化学生宿舍区绿化可根据楼间距大小,结合楼前道路,进行设计。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行基础栽植或硬化铺装。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休闲场地。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4.休息游览区绿化休息游览区是在校园的重要地段设置的集中绿化区或景区,供学生休息散步、自学、交往,另外,还起着陶冶情操、美化环境、树立学校形象的作用。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4.休息游览区绿化休息游览绿地规划设计构图的形式、内容及设施,要根据场地地形地势、周围道路、建筑等环境,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进行。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5.体育活动区绿化大专院校体育活动场所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一般在场地四周栽植高大乔木,下层配置耐荫的花灌木,形成一定层次和密度的绿荫,能有效地遮挡夏季阳光的照射和冬季寒风的侵袭,减弱噪声对外界的干扰。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6.校园道路绿化大专院校道路绿地与校园内的道路系统相结合,对各功能区起着联系与分隔的双重作用,且具有交通运输功能。校园道路两侧行道树应以落叶乔木为主,构成道路绿地的主体和骨架,浓荫覆盖,有利于师生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7.后勤服务区绿化该区分布着为全校提供水、电、热力及各种气体动力站及仓库、维修车间等设施,占地面积大,管线设施多,既要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又要离教学科研区较远,避免相互干扰。其绿地也是沿道路两侧及建筑场院周边呈条带状分布。6.1.1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8.教工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