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docx
文件大小:39.3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2.62千字
文档摘要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教授非母语学习者汉语的学科,语法教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这本书聚焦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语法疑难问题,通过201个具体例子深入剖析,为汉语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参考。阅读此书后,我收获颇丰,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了更为深入和清晰的认识。

二、书籍内容概述

(一)丰富的语法点涵盖

这本书几乎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各个层面的语法疑难点,从基础的词汇与语法的搭配,到较为复杂的句式结构和特殊语法现象。例如,对于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等典型句式的讲解,不仅详细说明了其结构特点,还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了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语法概念,如着了过的用法区别,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帮助教师能够准确地向学生阐释清楚。

(二)案例式分析方法

书中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案例式分析。每个语法点都配有实际的例句,这些例句来源于真实的汉语交际场景或者留学生的偏误语料。通过对例句的详细解读,分析语法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比如在讲解在字句的用法时,给出了我在吃饭和我吃饭在这样的对比例句,清晰地呈现出不同结构的语义差异和使用条件,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语法规则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三)实用的教学建议

针对每个语法疑难点,除了语法知识的讲解,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包括如何引入该语法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例如,在教授是......的强调句时,建议教师可以先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引出该句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教学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三、收获与体会

(一)对语法知识理解更深入

1.辨析易混淆语法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许多容易混淆的语法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有点儿和一点儿,之前虽然知道它们都表示程度不深,但在具体使用上却常常模棱两可。书中指出,有点儿后面接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如他有点儿累我有点儿喜欢她;而一点儿通常用在有(没有)+形容词+一点儿的结构中,如房间有大一点儿的吗?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我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的用法,避免在教学中给学生造成混淆。

2.掌握特殊语法现象

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离合词、存现句等,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这本书对这些特殊语法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以离合词为例,书中详细说明了离合词的构成特点、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只有自己对这些特殊语法现象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二)提升教学能力

1.优化教学方法

书中提供的丰富教学建议让我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一些抽象的语法概念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语法规则的应用。这样能够使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对于一些语法点的讲解,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似的语法结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异同,加深记忆。

2.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常见的语法疑难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有助于我在课堂上能够迅速准确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书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语法偏误进行了分析,让我能够提前预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训练,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应变能力。

四、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注重语法规则的系统性讲解

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解每个语法点,而要注重语法规则的系统性。例如,在教授动词的时态时,可以将着了过的用法与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时态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对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加强练习与反馈

语法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如填空、选择、造句、翻译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三)结合文化背景教学

汉语语法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将语法教学与文化背景相结合。例如,在讲解谦辞和敬辞的用法时,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