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
A.艾滋病
B.狂犬病
C.流行性感冒
D.病毒性肝炎
答案:C
解析: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艾滋病、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均为乙类传染病。
2.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年。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
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2
B.6
C.12
D.24
答案:A
解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4.医疗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进行报告。
A.2
B.6
C.12
D.24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进行报告。
5.下列哪项不是法定传染病?()
A.手足口病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水痘
D.血吸虫病
答案:A
解析: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水痘为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为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但题干问的是不是法定传染病,表述有争议,严格来说这道题没有完全符合的选项,按照常规出题思路应选A。
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其中错误的是()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D.对所有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答案:D
解析:应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病情,对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分类隔离治疗,并非所有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都予以隔离治疗。
7.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A.置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D.就地诊验
答案:C
解析: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8.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答案:B
解析:对疑似病人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观察,而非统一集中治疗。
9.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D.当地公安部门
答案:B
解析: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0.以下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描述错误的是()
A.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
C.医疗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将相关信息录入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报告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甲类传染病疫情立即进行核实、分析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报告,而不是接到疫情报告后才录入报告卡并报告。
11.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答案:C
解析:传染病流行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