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范围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3.科学应对: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科学、有序、有效。
4.依法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法处理疫情防控中的各种问题。
二、组织管理
(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年级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工作策略和措施,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职责分工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协调各部门做好防控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经费、物资等保障到位。
2.副校长:协助校长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防控工作方案,督促检查各部门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3.各部门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活动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合理安排课程、避免学生聚集等;学生处负责学生的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及疫情报告等工作;后勤部门负责学校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及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等工作;保卫部门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4.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班主任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及时向学校报告年级内的疫情信息。
5.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每天对学生进行健康晨检、午检,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并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追踪登记工作。
三、预防措施
(一)健康教育
1.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定期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2次传染病防控专题讲座,邀请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为师生进行培训。
-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将传染病防控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在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在不同年级都能系统地学习到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日常防控措施
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每天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定期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浇水、施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
-做好校园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定期对垃圾存放点进行消毒,防止垃圾滋生蚊虫和传播疾病。
2.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寒冷季节,要合理安排通风时间,避免因通风导致室内温度过低。
3.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定期对学校的饮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的饮用水,鼓励学生自带水杯,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4.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符合卫生要求。
-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严禁学生购买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
-做好食堂餐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每天对食堂餐具进行高温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
5.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健康监测,每天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