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PPT.ppt
文件大小:3.98 MB
总页数:8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8.36千字
文档摘要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通常为2~4天。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酷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多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常在发病1~5天后出现呼吸急促及明显的肺炎表现。第55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第56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H7N9病毒感染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第57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型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弥漫性或多灶性浸润,但缺乏特异性。重型患者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1.常规检查(三)实验室检查第58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如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病毒分离:从呼吸道标本(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2.病原学检查第59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采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第60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诊断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流行病学史:指发病前一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疫点,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或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不排除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有患病的可能。第61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有赖于病原学检查,临床通常难以做到。不过,大部分的病人在发病前都有禽鸟的接触史。第62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预后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未能早期治疗的H5N1感染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第63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感染后免疫保护维持的时间不长。

流感病毒的三个型别之间以及同型病毒的亚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

所以,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第23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感的潜伏期约1~3d,最短仅数小时。起病急骤,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1.典型

2.肺炎型

3.胃肠型

4.脑膜脑炎型(二)临床表现第24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最常见,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高热39~40℃,持续3d;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关节痛、肌痛、全身不适及纳差等。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体温高低有关。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而易被忽视。1.典型流感第25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也可有畏光、流泪、动眼时疼痛及鼻塞、流涕、咽痛、口腔黏膜疱疹,声嘶等,咳嗽可并不显著。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眼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肺部听诊多为(-)。

退热后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病后感软弱倦怠,往往2周后才能完全康复。1.典型流感第26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婴幼儿患流感时,炎症易波及整个呼吸道和肺部,病情较严重;可因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而发生哮喘性细支气管炎,甚至呼吸道梗阻征象。

老年流感患者出现肌痛及头痛较少,但肺部并发症发病率更高。1.典型流感第27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病程长达3~4周。病死率高,>50%。

流感肺炎型容易发生于有潜在的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2.流感肺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