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需求规格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数据需求等,为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维护提供依据,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医院门诊业务的实际需求,提高门诊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2项目背景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传统的门诊管理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挂号排队时间长、就诊流程繁琐、信息传递不及时等。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决定开发一套医院门诊管理系统。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
-EMR:电子病历(ElectronicMedicalRecord)
-挂号:患者预约或现场登记就诊信息,获取就诊顺序号的过程
-就诊:患者按照预约或挂号顺序,接受医生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1.4参考资料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指南》
-类似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相关文档
二、总体概述
2.1目标
-提高门诊挂号、就诊等流程的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实现门诊患者信息的集中管理,方便医生查阅和诊断。
-优化门诊资源分配,合理安排医生排班。
-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服务器、终端设备(计算机、自助挂号机等)、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如WindowsServer、Linu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MySQL等)。
2.3条件与限制
-系统需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以满足医院门诊业务的连续性。
-数据传输需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医院现有的其他信息系统(如HIS、EMR等)进行对接。
三、功能需求
3.1挂号管理
-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话等方式提前预约挂号,选择就诊科室、医生、时间等信息。系统自动验证预约信息的合法性,并生成预约记录。
-现场挂号:患者在门诊大厅自助挂号机或挂号窗口进行现场挂号,系统根据挂号规则分配就诊序号,并打印挂号凭证。
-挂号信息查询与修改:患者可查询自己的挂号信息,包括预约挂号的详情、就诊时间、就诊科室等。如有需要,可在规定时间内修改挂号信息。
-退号管理:对于无法按时就诊的患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号手续。系统自动将退号信息记录在案,并释放相应的挂号资源。
3.2就诊管理
-就诊签到:患者到达医院后,在指定地点进行就诊签到。系统自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挂号信息,更新就诊状态。
-候诊叫号:系统根据挂号顺序和科室排队情况,自动进行候诊叫号。患者可在候诊区等待叫号,也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叫号信息。
-就诊记录: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可在系统中记录患者的症状、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形成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可随时查阅和修改。
-检查检验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可在系统中开具检查检验申请单,包括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检查时间等。申请单自动发送至相应的检查检验科室。
3.3收费管理
-费用结算:患者就诊结束后,系统自动汇总各项费用,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检验费、药费等。患者可选择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费用结算。
-医保报销:对于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患者,系统自动计算医保报销金额,并与患者支付金额进行结算。医保报销信息实时上传至医保部门。
-退费管理:因各种原因需要退费的,系统根据退费规则进行审核和处理。退费成功后,系统自动更新相关费用记录。
3.4医生排班管理
-排班设置:医院管理人员可在系统中设置医生的排班信息,包括出诊时间、出诊科室、可预约人数等。排班信息实时更新至挂号系统。
-排班查询与调整:医生可查询自己的排班信息,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排班,可提交申请,经管理人员审核后进行调整。
3.5统计分析
-挂号统计:按时间段、科室、医生等维度统计挂号人数、预约挂号人数、现场挂号人数等信息。
-就诊统计:统计各科室的就诊人次、平均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数据。
-费用统计:分析医院门诊的收入情况,包括各项费用的占比、医保报销金额等。
四、性能需求
4.1响应时间
-挂号预约提交成功后,系统应在1秒内给出反馈信息。
-就诊签到、候诊叫号等操作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3秒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