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压缩空气呼吸器使用及检查维护安全要求.pdf
文件大小:424.0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5.25千字
文档摘要

压缩空气呼吸器使用及检查维护安全要求

1使用

1.1使用单位或使用人员根据预判作业时间,备足备用气源。若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应

采用气瓶组或其它型式空气呼吸器。

1.2佩戴使用前,应按要求进行使用前的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3佩戴使用过程中,压力表应固定在肩带易观察的位置上,并随时观察,掌握作业时

间。

1.4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平稳呼吸,防止过快消耗压缩空气。

1.5使用空气呼吸器作业时,应二人以上共同作业,相互监护。

1.6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同时配备通讯设备,保持与外部的联系。监

护指挥人员应控制作业时间,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环境。

1.7应考虑佩戴者面部异常、毛发特征等影响面罩佩戴密合性的因素。

1.8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气瓶阀,防止消耗气瓶内压缩空气。

1.9紧急救援时,应佩戴具有他救功能的空气呼吸器。

1.10使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撤离有害作业环境:

a)空气呼吸器报警;

b)呼吸时感到有异味;

c)出现咳嗽、刺激、憋气恶心等不适症状;

d)安全泄放装置排气;

e)部件损坏;

f)压力表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下降。

1.11佩戴后产生不良生理或心理反应者在作业时应慎用空气呼吸器。

2检查检测

2.1新购空气呼吸器的状态检查

新购空气呼吸器投入使用前应检查以下基本性能,并存档检查记录,记录包括:

a)产品生产日期、有效使用期标识;

b)出厂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c)空气呼吸器外表面无损伤,可能与佩戴者接触的零件表面无锐边和毛刺;

d)配件、备件齐全;

e)进行佩戴试用,检查空气呼吸器正常使用状态。

2.2使用前的性能状态检查

使用者在佩戴使用前按如下方法(紧急救援时重点检查b)、c)、d)、f)项)检查:

a)空气呼吸器外表有无损坏并检查标识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b)打开气瓶阀,向空气呼吸器供气,压力表稳定后检查气瓶压力;

c)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关闭气瓶阀,观察气瓶压力表1min,其压力下降不

应超过2MPa;

d)检查面罩与面部的密合性。戴上面罩堵住供气口吸气并保持5s,无漏气现象;

e)检查供气阀性能。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试呼吸数次,呼吸顺畅;

f)检查警报器功能。观察压力表值在(5.5±0.5)MPa时警报器鸣响。

3日常检查

3.1空气呼吸器日常检查由使用单位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使用单位可根据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频次和使用环境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并存档检查记录。

3.2日常检查的主要内容:

a)检查导气管、供气阀、减压器、面罩、背板及气瓶的使用有效期限及定期技术

检测标识;

b)使用前性能状态检查的各项目;

c)各部件不应有损坏或严重变形;

d)面罩视窗清晰度良好;

e)面罩、气管等不应有异常老化、开裂、异常收缩、脱胶和脆化现象;

f)气瓶外表面无变形、脱层、鼓包、暴露纤维等缺陷,气瓶阀输出端螺纹无损坏;

g)试验供气阀自动正压装置可保证空气呼吸器面罩内正压供气;

h)减压器输出压力调整装置设置的锁紧装置有效;

i)储存和保管环境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3.3发现不符合项目应立即停用和标识,并送检测、维修机构进一步检查处理。

4定期技术检测

4.1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应由使用单位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4.2在用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周期不应超过三年。使用单位可根据空气呼吸器的使

用频次、使用环境及其技术性能状态适当检测频次,并存档检测记录。

4.3空气呼吸器气瓶应按相关规定的周期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4.4开展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的使用单位、制造商或第三方检测服务商应至少具备

以下技术条件和能力:

a)完善的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检测工作程序;

b)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检测人员;

c)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环境和设施条件;

d)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检测仪器设备。

4.5定期技术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项目和技术检测项目。

4.5.1定期技术检测外观检查项目与要求见表1。

表1定期技术检测外观检查项目表

序号部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