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在用电梯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及相关管理活动。
3.基本原则
电梯使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职责分工
1.电梯使用单位
-负责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制定并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监督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工作,确保维护保养质量。
-组织电梯应急救援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负责电梯的钥匙管理,确保钥匙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熟悉电梯安全管理知识和相关法规标准,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
-负责电梯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梯运行中的问题。
-督促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并对维护保养质量进行监督。
-组织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操作资格和技能。
-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电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技术标准,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性能良好。
-建立电梯维护保养档案,记录维护保养情况。
-在接到电梯故障通知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配合电梯使用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电梯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4.电梯操作人员
-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电梯操作资格证书,方可独立操作电梯。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电梯,不得违规作业。
-在电梯运行前,对电梯进行检查,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电梯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
-负责电梯轿厢内的清洁卫生和秩序维护。
三、电梯使用管理
1.使用登记
-电梯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电梯使用登记证书应置于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
2.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电梯操作规程、日常巡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应急救援制度等。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标识标志
-电梯轿厢内应设置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乘梯须知等标识,告知乘客安全注意事项。
-电梯机房、井道等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钥匙管理
-电梯钥匙应专人保管,包括机房钥匙、电源开关钥匙、层门开锁钥匙等。
-钥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得随意转借他人。
-在进行电梯维修、保养等工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钥匙,并做好记录。
5.运行管理
-电梯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电梯,不得超载运行、违规停靠、强行开门等。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电梯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
-电梯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轿厢内整洁卫生。
6.停用管理
-电梯如需停用,使用单位应提前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停用标志、切断电源等。
-停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防止设备损坏。
7.报废管理
-电梯达到报废条件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报废手续,并将报废电梯拆除。
-报废电梯的零部件不得继续使用,应妥善处理。
四、电梯维护保养管理
1.维护保养合同
-使用单位应与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要求、期限等。
-维护保养合同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2.维护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单位应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标准,制定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并报使用单位备案。
-维护保养计划应包括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人员等。
3.维护保养实施
-维护保养单位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和相关技术标准,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性能良好。
-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