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681.05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背景

2020年我国迎来首个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年退役量达到20万吨,预计在2035年将超过

73万吨。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退役

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成为行业普遍认可的蓝海。用电侧储能梯级利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动力

电池回收压力,充分发挥退役电池剩余价值,同时在国内工商业用户两部制峰谷电价体系中明

显降低成本。

为进一步释放用电企业用电成本,2019年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

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西

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黾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

专委会和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联合发起了《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

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制定《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意义重大。该标准将对退役电池

储能电站加以规范,用电侧储能电站安全性得以有效保障,同时,从环保角度来看,未来庞

大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也将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任务。

1.2编制过程

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

中心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黾车新能源

汽车产业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和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

术专委会在标准起草之前就对退役电池的外观、一致性、选型和安全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验、技术手段,同时与用电企业及同行业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为标准的编制工作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4月26日,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

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

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

公司、广东黾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中国电力技

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召开了启动会议(线上会议),确定了标准起草思路及任务

分工。

2020年6月16日,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

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和中

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等单位执笔人参加标准草案讨论会议(线上会议)。

2020年8月19日,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

会、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等单位标准编写组专家到开滦实业发展公司

对用电企业进行调研。

2020年9月2日,标准编写组专家到中原油田开展第二次用电侧企业调研。

2020年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由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和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等

主编单位执笔人参加的标准草案第二稿讨论会。

2021年2月5日,召开了由上述主编单位执笔人参加得线上会议,原则通过了主编单位

标准。

2021年5月18日,《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工作组在北京召开。

来自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

中心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黾车新能源

汽车产业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

术专委会等主参编单位的近20名代表参加,对《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技术规范》的主编

稿进行了研讨。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原则

符合性: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合理性:本标准充分考虑用电侧储能基本任务和我国动力电池淘汰和退役规模及可用性

而制定。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