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构造》的考试题型.docx
文件大小:66.11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1.67万字
文档摘要

《汽车构造》的考试题型

1填空题

2单项选择题3多项选择题

4判断题

5排序题

6名词解释题

7简答题

8论述识图题

其中,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排序题三选二。

《汽车构造》核心内容总纲

绪论

1汽车的分类

2汽车的整体构造组成部分,发动机和底盘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3汽车的布置形式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1发动机的分类

?按活塞运动方式: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

?按着火方式:压燃式、点燃式

?按所用燃料:汽油机、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水冷式、风冷式

?按冲程数:四冲程、二冲程

?按进气状态:增压式、非增压式

?按气缸数目、排列方式:单缸、多缸、直列式、V型、对置式发动机的组成部分(部分)及各部分功用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功用:定时开关气门,吸入新鲜气体,排除废气

起动系统功用:起动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供给系功用供入一定数量和浓度混合气,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功用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并排出的废气

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功用:将受热零件吸收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

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润滑系统功用:润滑零件,减轻磨损。同时有清洗、冷却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及相关参数计算

工作循环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压

缩比工况负荷率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进气门开、排气门闭、活塞运动从上至下

气缸容积变大→形成真空度→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进气终了时,缸内压力0.08~0.09MPa温度320~380K

压缩行程进气门与排气门均关闭、活塞运动从下至上气缸容积变小→可燃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

压缩终了时缸内压力0.8~1.5MPa温度600~750K

做功行程电火花→可燃混合气燃烧→释放大量热量缸内压力3~6.5MPa温度2200~2800K

活塞向下运动→运动转化→曲轴做功(180°)做功终了时,缸内压力0.35~0.5MPa温度1200~1500K

排气行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开、活塞运动从下至上气缸容积变小→废气被排出→压力和温度下降

排气终了时缸内压力0.105~0.12MPa温度900~1100K第二章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燃烧室的组成部分:气缸盖、气缸壁和活塞顶

机体组功用:发动机的支架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装配基体形成燃烧室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曲柄连杆机构功用:传递力,完成能量转换改变运动方式(往复旋转)

多缸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形式

单列式气缸排成一列垂直布置。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发动机长度、高度大一般6缸以下采用。

V型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与直列式相比,缩短了机体长度和高度,增加缸体的刚度,加大了宽度,形状较复杂,加工困难,一般用于6缸以上的发动机一汽大众新迈腾、上海大众新帕萨特、日产天籁和雷诺纬度等均采用V6发动机

对置式;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称为对置式特点:高度小,总体布置方便,有利于风冷。

斯巴鲁和保时捷的部分产品有应用

干式气缸套与湿式气缸套的区别干式气缸套

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而和气缸体的壁面直接接触,壁厚较薄,一般为1~3mm。强度和刚度较好,内、外表面都需要进行精加工,拆装不方便,散热不良。

湿式气缸套

外壁直接与冷却水接触,仅在上、下各有一圆环地带和气缸体接触,壁厚一般为5~9mm。气缸散热良好,冷却均匀,加工容易,拆装方便,但强度、刚度不如干式气缸套,容易漏水。

汽油机燃烧室的常用形状半球形楔形

气缸盖与气缸体的紧固方式及注意事项,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的作用

拧紧气缸盖螺栓时,必须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扩展的顺序分~次进行,最后一次拧紧到规定的力矩。底部还装有放油螺塞,通常放油螺塞上装有永久磁铁,以吸附润滑油中的金属屑,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活塞组、连杆组的组成及各部分功用

活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活塞头部环槽的安装顺序、隔热槽的作用

活塞—顶部功用:燃烧室的组成部分、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活塞—头部承受气体压力,并传递给连杆安装活塞环密封作用,与活塞环一起密封气缸,防止可燃混合气漏到曲轴箱内活塞—裙部功用:导向作用、承受侧压力活塞—活塞销座功用:将活塞顶部的气体作用力通过活塞销座传给活塞销,然后再传递到连杆和曲轴高速发动机:偏移中心,减轻活塞“敲缸”和噪声传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