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5Unit1WewenttotheGreatWall.(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5Unit1WewenttotheGreatWall。本单元围绕“我们去了长城”这一主题,通过对话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并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内容包括:介绍长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描述参观长城的经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将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分析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此外,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词汇学习:掌握与长城相关的词汇,如“GreatWall”、“history”、“culture”等。
2.句型运用:学会使用“wewentto...”句型描述过去的经历。
难点:
1.过去时态的运用:学生可能对过去时态的构成和使用不够熟练。
2.文化背景知识:对于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可能缺乏了解。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
2.设计词汇卡片,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练习,反复练习词汇的拼写和运用。
3.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过去时态的句型。
4.针对难点,提供详细的语法讲解和例句,并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如《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5Unit1WewenttotheGreatWall。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长城的图片、长城历史的简短视频等。
3.教学工具:准备单词卡片、句型卡片,用于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复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长城的简短视频,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城吗?长城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Module5Unit1WewenttotheGreatWall。”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长城的图片,介绍长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学生跟读词汇卡片上的新单词,教师纠正发音。
-教师示范“wewentto...”句型的使用,学生跟读并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用新学的句型描述他们去过的某个地方。
-教师展示有关长城的文化知识,如长城的建造目的、建筑特点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关于长城的小组报告。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猜谜游戏”,学生根据图片和提示猜测长城的相关词汇。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去长城游玩的场景,使用新学的句型进行对话。
-教师发放练习册,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和长城的文化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过去时态的运用。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新学的句型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他们去过的有趣的地方。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如“如果你去了长城,你会做些什么?”
-教师提醒学生复习词汇和句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与长城相关的词汇,如“GreatWall”、“history”、“culture”等。
-学生掌握了“wewentto...”句型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该句型描述过去的经历。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文化意识增强:
-学生通过学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学生能够认识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思维品质发展: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提高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