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目标
1.让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等。
2.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3.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包括严谨、细心、耐心等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
1.会计凭证填制:包括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记账凭证的编制,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账簿登记: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掌握账簿的启用、登记规则和结账方法。
3.财务报表编制:依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理解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实训步骤
(一)准备阶段(第1天)
1.知识回顾
-讲解会计基本理论知识,重点回顾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及常见会计科目的含义和用途。
-详细阐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
2.实训资料发放
向学生发放本次实训所需的资料,包括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原始凭证样本、记账凭证模板、账簿格式及财务报表样表等。
3.分组安排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指定组长负责小组内的沟通协调和任务分配。
(二)会计凭证填制阶段(第2-3天)
1.原始凭证审核
-组织学生对模拟企业提供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引导学生从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凭证要素不全、内容不清晰等,讲解如何与相关部门或人员沟通解决,让学生明白原始凭证审核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2.记账凭证编制
-指导学生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强调记账凭证的摘要填写要简洁明了、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内容,会计科目运用要正确,借贷金额要相等。
-对学生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会计科目记错、借贷方向错误、金额计算错误等,及时进行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加深学生对记账规则的理解。
-要求学生在编制完记账凭证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小组内互查,确保凭证编制的准确性。
(三)账簿登记阶段(第4-5天)
1.账簿启用
讲解账簿启用的规则和要求,包括填写账簿封面、扉页的相关信息,如账簿名称、单位名称、启用日期、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等,并加盖单位公章和个人名章。
2.总账登记
-示范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的方法,强调总账登记的依据可以是记账凭证,也可以是科目汇总表。
-让学生分组进行总账登记,在登记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账页格式的选择、摘要的填写以及借贷方金额的准确记录。
-定期检查学生的总账登记情况,对出现的记账错误,如账页记错行、数字书写不规范等,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明细账登记
-介绍不同类型明细账(如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适用范围和登记方法。
-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明细账,要求学生注意明细账的登记要与记账凭证的内容相符,同时要按照明细科目详细记录各项经济业务。
-引导学生对明细账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如通过比较不同期间的明细数据,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变化趋势。
4.日记账登记
-讲解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要点,强调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
-学生进行日记账的登记操作,在登记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确保账实相符。
-提醒学生每日终了要结出当日的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或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四)财务报表编制阶段(第6-7天)
1.资产负债表编制
-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明确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排列编制而成的。
-指导学生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并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强调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如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要求学生完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后,进行自我核对和小组内交叉核对,检查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如资产总计是否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2.利润表编制
-介绍利润表的内容和编制原理,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