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出入境检验检疫植物细菌病害室内检疫鉴定操作规程.doc
文件大小:25.5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出入境检验检疫植物细菌病害室内检疫鉴定操作规程
1.适应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细菌病害的检疫鉴定方法,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植物产品的细菌病害检疫鉴定。
2.检验检疫依据
以《PRC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PRC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国进出境植物检疫手册》为依据,按照2007年×家发布的《PRC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58种属检疫性细菌病害及我国尚未分布或分布不广的危险性细菌病害进行检验检疫。为防止危险性细菌病害传入我国,依法对细菌病害进行检验检疫。
3.检疫原理
以植物细菌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物性进行检疫鉴定。
4.仪器设备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镊子、培养皿、PCR仪等。
5.检疫鉴定方法
5.1直接检验
以肉眼仔细观察种子、苗木、果实等被检物的症状。叶斑和叶枯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害,许多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带有水渍状,可作为诊断的特征。病部有时有菌脓排出,菌脓灰白色到YE色,珠状或其他形状,干燥后在表面形成菌膜。菌脓在叶面上最常见,有时茎部也有菌脓排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病害都有菌脓,所以只作为诊断的参考。许多萎蔫型的细菌性病害,将茎基切断,从横切面上能看到菌脓从维管束组织流出,这是某些细菌病害如环腐病和青枯病的特征。
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一般都有大量的细菌。显微镜检查的方法是切取小块病组织,平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加盖玻片在低倍镜下检查,观察有无大量的细菌从组织中流出。
检查细菌溢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病组织的徒手切片,染色后可检查在组织中存在的部位。细菌引起的瘤肿,并不是任何部位都能检查到细菌溢,要从内部新鲜病组织中检查。
5.2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检验
如采用PCR技术来鉴别水果样品中是否带有瓜类果斑病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