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搭设建筑工程学院-李兴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0001020304导学准备工作搭设注意事项小结目录|CONTENTS
导学00
导学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对脚手架安全管理。脚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主要的危险源,需要加强管理。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
01脚手架的施工准备工作
脚手架的施工准备工作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内容主要应包括:材料要求。基础要求。荷载计算、计算简图、计算结果、安全系数。立杆横距、立杆纵距、杆件连接、步距、允许搭设高度、连墙杆做法、门洞处理、剪刀撑要求、脚手板、挡脚板、扫地杆等构造要求。
脚手架搭设、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节点图要求反映杆件连接、拉结基础等情况。悬挑式脚手架有关悬挑梁、横梁等的加工节点图,悬挑梁与结构的连接节点,钢梁平面图,悬挑设计节点图。
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施工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2.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02脚手架的搭设
脚手架的搭设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2.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作业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运输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规定部位。
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应≤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架体的连墙件以上在没有其他拉结的情况下,搭设的高度不应超过2步架子的高度(1步架高约1.8m),如继续搭设,需先采取拉结(连墙件)措施后再进行,连墙件布置按2步3跨的原则要求设置。
5.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宜≥3跨。6.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应≥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宜≤纵距的1/3。搭接长度应≥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应≥100mm。
7.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应≤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应≤0.4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应≤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应≤纵距的1/2。
8.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9.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10.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宜≥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宜≤步距的1/3。搭接长度应≥1m,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应≥100mm。
11.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要符合规定。12.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应≤建筑物的层高,并应≤4m。13.对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宜可采用钢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只有钢筋的柔性连墙件。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4.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应≥两股;亦可采用直径≥6mm的钢筋。15.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设置,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03注意事项(强条)
6.2.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3.3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