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
课程标准
合治理措施。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及对区域
学习目标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会分析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人地协调观)
新知预习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
(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
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地理要素特性及表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降雨季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春
气候较为干旱
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季降水少不利于地表植被恢复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有较多的
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
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土质疏松,具有明显的
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垂直节理性
地表形态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
地表支离破碎,严重降低土壤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破
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的肥力,植被难以恢复,进一
坏植被,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
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矿、修路等)。
②破坏植被(伐木烧薪、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历史上营造宫殿)。
③过度开垦,陡坡开荒。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5.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治理水土流失
①防止山体滑坡的抗滑桩;②储水护坡的鱼鳞坑;③挖引
坡地
流渠和水平沟,减少坡面径流、增加下渗
工程措施
①修建淤地坝以保土蓄水;②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
沟谷
向下游流失
①植树彳呻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各种生物措施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
生物措施表的侵1:虫能力,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生态
效益和g空济效益
①墟面和较陡山坡发展林草业,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