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由[X]栋建筑物组成。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结构类型],其中梁柱节点数量众多,节点部位钢筋密集,砼浇筑施工难度较大。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4.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石子:采用[粒径范围]的碎石,质地坚硬,含泥量不超过规定要求。
-砂: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具体范围],含泥量满足规范标准。
-外加剂:根据施工需要,选用[外加剂名称及型号],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水:采用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
2.机具准备
-混凝土输送泵:配备[型号及数量]台,确保砼连续供应。
-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数量]台,平板振捣器[数量]台。
-布料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布料杆,确保砼浇筑覆盖范围。
-其他工具:如铁锹、铁抹子、木抹子等。
3.人员准备
-成立砼浇筑施工小组,明确各人员职责。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4.现场准备
-检查模板及支撑系统,确保其牢固可靠,尺寸准确。
-清理模板内杂物,浇水湿润模板。
-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及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梁柱节点砼浇筑施工工艺
1.砼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由专业试验室进行砼配合比设计,确保砼强度、耐久性等指标满足要求。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特点,适当调整砼坍落度,以保证砼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2.砼浇筑顺序
-先浇筑柱砼,待柱砼浇筑至梁底标高以上[X]mm时,暂停浇筑。
-然后浇筑梁砼,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
-最后继续浇筑柱砼,使梁柱节点砼整体浇筑密实。
3.柱砼浇筑
-柱砼应在底部先填以[厚度]的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X]mm,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内[深度],以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
-柱砼浇筑高度超过[X]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等措施,防止砼离析。
4.梁砼浇筑
-梁砼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X]mm左右。
-振捣时,振捣棒应垂直于梁方向插入,插点间距应均匀,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宜。
-对于梁高较大的部位,应在梁侧模板上预留振捣孔,以便振捣。
5.梁柱节点砼浇筑
-在梁柱节点处,应先浇筑柱砼,然后再浇筑梁砼,使梁柱节点砼整体浇筑密实。
-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砼下料困难,可采用小直径振捣棒进行振捣,或采用人工插捣的方法,确保砼密实。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浇筑,采取措施处理。
五、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检查水泥、石子、砂、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砼坍落度控制
-每台班至少检查[次数]次砼坍落度,确保其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如发现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3.振捣质量控制
-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振捣时间应符合要求,确保砼振捣密实。
-严禁振捣棒触及模板、钢筋等,以免造成模板变形、钢筋移位。
4.梁柱节点钢筋保护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梁柱节点处的钢筋,避免钢筋移位、变形。
-如发现钢筋有移位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5.外观质量控制
-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表面进行处理,采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等措施,防止表面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对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处理。
六、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安全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