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建筑高度:[建筑物总高度]
4.电梯井道尺寸:长×宽×高=[具体尺寸]
本工程电梯井道数量为[X]个,需进行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以满足电梯安装、调试及后续维护等工作的需要。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5.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和标准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电梯井道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脚手架搭设及拆除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
2.材料准备
-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应无裂缝、变形,表面应平整光滑,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有裂缝的钢管。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缺陷,与钢管的贴合面应紧密、平整。
-脚手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中Ⅱ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两端应采用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其网目密度不应低于2000目/100cm2,网体应完整,无破损、漏洞。
-其他材料:如钢丝绳、花篮螺栓、U型螺栓、垫片等,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3.人员准备
-配备专业的架子工队伍,架子工应持证上岗,具备丰富的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经验。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4.现场准备
-清理电梯井道内的杂物,确保井道内平整、干净,无障碍物。
-在电梯井道底部及每隔一定高度([具体高度])设置混凝土基础或预埋件,用于固定脚手架的立杆。
-根据脚手架搭设方案,在电梯井道外设置材料堆放区和机械设备停放区,并做好标识。
-检查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用水设施,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且安全可靠。
##四、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立杆搭设→横杆搭设→剪刀撑搭设→脚手板铺设→安全网挂设→连墙件设置
2.基础处理
-根据脚手架立杆的位置,对电梯井道底部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基础坚实可靠。
-对于电梯井道底部有混凝土基础的情况,应检查基础的尺寸、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松动等缺陷。
-若电梯井道底部未设置混凝土基础,则应根据脚手架搭设方案,在井道底部浇筑混凝土基础或设置预埋件,基础的尺寸和强度应满足脚手架立杆的承载要求。
3.立杆搭设
-立杆应垂直设置,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立杆的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4.横杆搭设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横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纵向水平杆之上,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纵向水平杆扣紧。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