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结构形式: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及地梁结构形式。独立基础尺寸多样,根据不同的柱网布置而定,地梁将各个独立基础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基础结构体系,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文件。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
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7.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条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经复核无误后妥善保护。
2.材料准备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钢筋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水泥:选用符合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的水泥,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防止受潮结块。
-砂、石: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砂、石,砂、石的含泥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砂、石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外加剂:根据施工需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外加剂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他材料:如焊条、焊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并妥善保管。
3.机械设备准备
-挖掘机:用于土方开挖。
-装载机:用于土方转运和材料装卸。
-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输送泵:用于混凝土输送。
-钢筋加工设备:如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等,用于钢筋加工。
-电焊机:用于钢筋焊接。
-振捣器:用于混凝土振捣。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放线和施工过程中的标高、轴线控制。
-其他小型工具:如铁锹、铁镐、手推车等。
4.现场准备
-完成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和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如钢筋加工棚、木工棚、仓库、办公室、宿舍等,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安装好计量装置,确保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和安全。
四、施工工艺
1.土方开挖
-根据测量放线确定的基础开挖边界,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
-当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以防止机械扰动基底土。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将挖出的土方运离施工现场,保持现场整洁。
-如遇地下水,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如设置集水井、排水沟等,将地下水及时排出,确保基底干燥。
2.基础钢筋绑扎
-钢筋加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下料、弯曲等加工。钢筋的加工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后的钢筋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钢筋绑扎: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50-100mm的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加工好的钢筋绑扎在基础模板内,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钢筋连接: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焊接接头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连接接头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按规定进行现场检验。
-地梁钢筋绑扎:地梁钢筋绑扎应在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首先在基础顶面弹出地梁的中心线和边线,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