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使用.docx
文件大小:40.6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4.32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本工程灰土挤密桩处理面积约为[X]平方米,桩径为[具体桩径],桩长为[具体桩长],桩间距为[具体间距],共需施工灰土挤密桩[X]根。

4.地质条件:场地地基土主要由[土层名称]等组成,土层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段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3.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4.现场实际勘察资料

三、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桩身质量符合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

2.进度目标:根据总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灰土挤密桩施工任务。

3.安全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4.环境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等污染,保护周边环境,达到环保要求。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

-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操作要点。

-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精确测放出灰土挤密桩的桩位,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2.材料准备

-土料:选用粉质粘土或粘质粉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15mm。

-石灰:采用新鲜的消石灰,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

-灰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灰土的配合比为[具体配合比],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3.机械设备准备

-成孔设备:选用[成孔设备型号]灰土挤密桩机,该设备应性能良好,能满足施工要求。

-夯实设备:配备[夯实设备型号]夯实机,用于对桩孔内灰土进行分层夯实。

-其他设备:装载机、运输车辆、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使场地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确保施工期间水电供应正常。

-搭建临时设施,如材料堆放场、机械设备停放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

五、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桩机就位→成孔→孔底夯实→填料→分层夯实→成桩→移机至下一桩位

2.操作要点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精确测放出灰土挤密桩的桩位,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桩机就位:将灰土挤密桩机移动至桩位处,调整桩机垂直度,使桩管垂直对准桩位中心。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

-成孔:启动桩机,将桩管垂直打入地下,至设计深度后,缓慢拔出桩管,形成桩孔。成孔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桩管的垂直度和钻进速度,避免塌孔。桩孔直径允许偏差为±20mm,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

-孔底夯实:成孔后,使用夯实机对孔底进行夯实,夯实次数不少于[具体次数]次,使孔底土密实。

-填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灰土搅拌均匀,然后用装载机将灰土填料缓慢填入桩孔内,填料应分层填入,每层厚度不宜超过[具体厚度]。

-分层夯实:填料填入桩孔后,使用夯实机对每层灰土进行夯实,夯实次数不少于[具体次数]次,至桩顶设计标高。夯实后的灰土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成桩:重复上述填料、夯实过程,直至完成整根桩的施工。成桩后,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桩径允许偏差为±20mm。

-移机至下一桩位:完成一根桩的施工后,将桩机移动至下一桩位,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完成全部灰土挤密桩的施工。

六、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土料和石灰的质量,按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配合比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确保每盘灰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桩位偏差、垂直度、桩径、桩长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测量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