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泵房基坑概况:
-泵房基础尺寸为长[X]m,宽[X]m,基坑深度约[X]m。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周边环境相对简单,无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但需注意地下水位较高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二、编制依据
1.相关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名称及编号]
2.施工规范及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及地方规范
3.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基坑开挖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无明显质量缺陷。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进度目标:在[计划工期天数]天内完成基坑开挖及相关基础施工工作。
-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文明施工标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基坑开挖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
-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及进度管理。
-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质量员负责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
3.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场地平整→井点降水→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如有)→基底处理→基础施工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要点。
2.现场准备:
-清除场地内障碍物,进行场地平整,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搭建临时办公及生活设施。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控制桩及水准点,并做好保护措施。
3.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
-准备好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抽水设备、钢筋、水泥、砂石等施工所需的材料及机械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放出泵房基坑的开挖边界及控制点。
-设立明显的控制桩及水准点,并做好保护,定期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精度。
2.场地平整:
-采用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使场地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对平整后的场地进行压实处理,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
3.井点降水: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井点管布置:沿基坑周边每隔[X]m布置一根井点管,井点管长度为[X]m,入土深度应在地下水位以下[X]m。
-降水施工:首先进行井点管的埋设,采用冲孔法成孔,将井点管垂直插入孔中,然后用砂滤料填实井点管四周。连接好井点管与总管,安装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抽水系统是否正常。正常抽水后,持续降水至基坑底以下[X]m,确保基坑在干燥的环境下施工。
4.基坑开挖:
-采用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X]m以内。
-机械开挖时,预留[X]cm厚的土层由人工进行清理,避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开挖顺序:从基坑一侧向另一侧推进,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为[X]m左右。
-在基坑边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流入基坑内。
-开挖过程中,密切观察边坡稳定性,如发现边坡出现裂缝、滑移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开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边坡支护(如有):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如基坑边坡稳定性较差,需进行边坡支护。
-支护方式可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等。
-土钉墙施工:首先进行土方开挖,按设计坡度修整边坡,然后钻孔、插入土钉钢筋,注浆,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喷锚支护施工:同样先进行土方开挖,对边坡进行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