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步道砖铺设范围:本工程步道砖铺设区域主要包括[具体区域描述],总铺设面积约为[X]平方米。
4.步道砖规格及要求:采用[具体规格型号]的步道砖,材质为[材质说明],颜色为[颜色要求],步道砖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无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4.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相关技术资料。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了解步道砖铺设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意图。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步道砖铺设的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步道砖及相关材料,如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对进场的步道砖进行检验和验收,检查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是否符合要求。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水泥、砂、石子等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砂、石子的粒径、含泥量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3.机具准备
-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如搅拌机、平板振动器、抹子、靠尺、水平仪、全站仪等,并确保机具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对施工机具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在施工前,对机具进行试运行,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无杂物和积水。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步道砖铺设的中心线和边线,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措施,设置排水坡度和排水管道,避免雨水积聚影响施工质量。
四、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浮土等,使其表面平整、坚实。
-若基层存在不平整或松散现象,应进行修补或夯实处理。对于低洼处,采用与基层相同的材料进行回填并夯实;对于松散的基层,应进行翻松、平整后重新夯实。
-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使其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但不得有积水。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步道砖铺设的中心线和边线。
-在中心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控制桩,在边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边桩,并用水准仪测定各桩点的高程,作为步道砖铺设的控制依据。
-根据步道砖的规格和铺设方式,计算出每块步道砖的位置,并在基层上弹出墨线,以便于铺设施工。
3.水泥砂浆垫层铺设
-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采用水泥:砂=1:[X]的比例,搅拌应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在基层上铺设水泥砂浆垫层,厚度一般为[X]mm。铺设时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使其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用水平仪和靠尺检查水泥砂浆垫层的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若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补。
4.步道砖铺设
-按照测量放线确定的位置和墨线,从步道的一端开始,由下向上、由左向右逐块铺设步道砖。
-铺设时,应将步道砖轻轻放入水泥砂浆垫层上,用橡皮锤或木锤轻击砖面,使其与垫层紧密结合,砖缝均匀一致。砖缝宽度一般为[X]mm,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铺设过程中,应随时用水平仪和靠尺检查步道砖的平整度和高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步道砖,应及时更换。
-步道砖铺设至一定长度后,应进行分段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X]mm,缝内填充柔性材料,如橡胶条、泡沫塑料等,以防止步道砖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
5.灌缝
-步道砖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灌缝。灌缝材料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的填缝剂。
-灌缝前,应将砖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清水湿润砖缝。
-按照设计要求配制灌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