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主讲人:XXX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一、施加预应力方法介绍预应力的施加方法,根据张拉钢筋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关系,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类。按钢筋的张拉方法又分为机械张拉和电热张拉,后张法中因施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一般后张法、后张自锚法、无粘结后张法、电热法等。本节主要介绍先张法和后张法。
二、先张法先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称为先张法,先张法的张拉台座设备如图7-5所示。先张法的主要工艺过程:穿钢筋→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切断钢筋。预应力钢筋回缩时挤压缩凝土,从而使构件产生预压应力。
三、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在构件上直接张拉预应力钢筋,这种施工方法称为后张法。后张法的主要工艺过程:浇筑混凝土构件(在构件中预留孔道)并进行养护→穿预应力钢筋→张拉钢筋并用锚具锚固→往孔道内压力灌浆。钢筋的回弹力通过锚具作用到构件,从而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后张法的预压应力主要通过工作锚传递。张拉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
四、先张法、后张法异同点先张法:生产工艺简单,工序少,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构件成本较低。在长线台座上,一次可生产多个构件。但先张法需较大的台座(或钢模)、养护池等固定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预应力钢筋多为直线布置,折线或曲线布筋较困难。因此先张法主要适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尤其适宜用于长线法生产中、小型构件。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直接在构件上张拉,不需要张拉台座,所以后张法构件既可以在预制厂生产;但后张法构件生产周期较长;需要利用工作锚锚固钢筋,钢材消耗较多,成本较高;工序多,操作较复杂,造价一般高于先张法。而且只能单一逐个地施加预应力,操作也麻烦;后张法适宜于运输不便,只能在现场施工的大型构件、特殊结构或可由拼接而成的特大构件。
四、先张法、后张法异同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