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高度[X]米,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
4.外墙岩棉板施工部位:建筑物外墙外立面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19)
4.《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480-2015)
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进行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外墙岩棉板的安装方法、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所需的外墙岩棉板、粘结剂、锚固件、耐碱玻纤网格布、密封胶等材料。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材料应分类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受潮、雨淋和暴晒。
3.机具准备
-配备电动吊篮、切割机、电钻、抹刀、靠尺、阴阳角抿子、砂纸等施工机具。
-施工机具应提前进行检查、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搭设施工脚手架或电动吊篮,确保施工安全。
-对外墙基层进行检查验收,基层应平整、坚实、无裂缝、无空鼓,其平整度偏差不超过4mm。
-在基层上弹出外墙岩棉板的安装控制线,包括垂直控制线和水平控制线。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粘贴岩棉板→安装锚固件→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抹面层砂浆→验收
2.基层处理
-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疏松物等杂质,使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对基层表面的裂缝、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使其与基层表面平齐。
-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粘贴岩棉板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岩棉板的粘贴控制线。
-在岩棉板粘贴面涂抹专用粘结剂,涂抹应均匀,厚度控制在3-5mm。
-将涂抹好粘结剂的岩棉板迅速粘贴到基层上,用力挤压,使岩棉板与基层紧密粘结,粘结面积应不小于50%。
-岩棉板粘贴应错缝拼接,拼接缝宽度不宜大于2mm。
-粘贴过程中,应随时用靠尺检查岩棉板的平整度,发现不平整应及时调整。
4.安装锚固件
-岩棉板粘贴牢固后,应及时安装锚固件。
-锚固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锚固件应安装在岩棉板的四个角和中间部位。
-用电钻在岩棉板上钻孔,孔径应略大于锚固件直径,钻孔深度应不小于50mm。
-将锚固件插入钻孔中,用专用工具拧紧,使锚固件的圆盘与岩棉板表面紧密接触。
5.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
-在岩棉板表面涂抹一层厚度约为2-3mm的抹面砂浆。
-将耐碱玻纤网格布平整地铺设在抹面砂浆上,用抹刀轻轻压入砂浆中,使网格布与砂浆充分结合,不得有褶皱、空鼓现象。
-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阴阳角部位应增设加强网,加强网的宽度应不小于200mm。
6.抹面层砂浆
-在铺设好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表面再涂抹一层抹面砂浆,厚度控制在3-5mm,使抹面层砂浆总厚度达到5-8mm。
-抹面砂浆应涂抹均匀,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砂眼等缺陷。
7.验收
-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岩棉板的粘贴质量、锚固件的安装质量、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设质量、抹面层砂浆的质量等。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五、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选用外墙岩棉板及其他配套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基层处理应符合要求,确保基层平整、坚实、干净。
-岩棉板的粘贴应牢固,粘结面积应符合要求,错缝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