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接地技术要求
1接地范围
起重机械的金属结构、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金属导线管(槽)、电缆金属外皮及
安全照明的变压器低压侧等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检修时应保持接地良好。
2接地结构
2.1起重机械的金属结构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联接。
2.2在轨道上工作的起重机,一般通过车轮和轨道接地;必要时应另设专用接地滑线或
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3接地线连接宜用截面不小于150mm2的扁钢或10mm2的铜线,用焊接法连接。
3接地系统类型
3.1TN系统
TN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PE
线)与电源中性点连接的系统。其细分如下:
a)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N线)与保护导体(PE线)完全分开。
b)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N线)与保护导体(PE线)完全合并。
c)TN-C-S系统:系统的一部分中性导体(N线)与保护导体(PE线)合并,另
一部分则分开。
TN系统接地要求如下:
a)中性导体(N线)和保护导体(PE线)的截面积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b)应确保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PE线)可靠地与电源中性点
连接。
c)保护导体(PE线)的连续性应得到保证,必要时进行定期检查。
3.2TT系统
TT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
源中性点的接地相互独立的系统。要求如下
a)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通过保护导体(PE线)直接接地。
b)电气设备的保护导体(PE线)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连接。
c)应确保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良好,以降低触电风险。
d)在TT系统中,应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以提高安全性。
3.3IT系统
IT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
保护导体(PE线)接地的系统。要求如下:
a)电源中性点应不直接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b)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通过保护导体(PE线)可靠接地。
c)应设置绝缘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系统的绝缘状态。
d)在发生第一次绝缘故障时,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但不立即切断电源。
e)第二次绝缘故障时,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通常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RCD)实现。
4接地电阻
4.1起重机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一般不超过4Ω。
4.2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4.3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相关防雷标准,如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Ω。
5司机室与跨接
5.1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栓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跨接点应不少于2处。
5.2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两端压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
栓固定。
6轨道接地
6.1起重机械行驶的轨道两端应设接地装置,在轨道端之间的接头处宜做电气跨接。
6.2轨道较长时,每隔20m应补设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7避雷装置
7.1高度在20m及以上的金属井子架、机具(如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均应设
置防雷装置。
7.2防雷接地装置的材料与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16mm;
采用扁钢时,其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积不得小于160mm2。
7.3引下线与避雷针及防雷接地必须可靠连接,地上2m、地下0.2m的一段接地线应使
用圆钢、硬质塑料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