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清楚的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及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活动里有着的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教学实践可得,“人生聪明识字始”的正确性,而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受到识字教学水平高低的影响,进一步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身心成长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但是在现实里,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活动不可避免的出现教学内容浅显、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割裂的三大困境。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识字教材方面,看重主题单元而忽视了识字顺序;教师的方面,看重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识字的教学;教学方面,看重写字研究忽视了识字的研究。在目前的情况下,老师、学生以及教学都亟待变革,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价值实践研究
一、案例背景
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甚至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识字教学活动明确识字目标,重点培养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强调科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另外,在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的编排中,识字教学内容的占比较大,识字课文当中各个模块的设置都是围绕学生能够更好的识记汉字而展开,可见,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识字是学习语文学科的一个瓶颈,语文教学当中包含的阅读、习作、语文园地、课后阅读等等都需要以认识汉字为基点,才能够顺利展开。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形式,会阅读的前提是会认字,也就是说,认字是阅读的基本条件,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奠基石,这不仅是相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高年段更是如此,影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诸多方面。解读教材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相对于其它的教材版本来说,将识字内
容融入到形式各异的活动中,确保学生识字方法上实现多元化。统编本语文教材没有改版前遵循先认读汉字拼音,再详细认识汉字,改版后的语文教材转变为了先认识汉字后认读拼音,刚刚进入小学的低龄儿童翻开语文课本便是认识汉字,对于许多老师的教学工作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更为考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要求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职业教学能力。
实习期间,我发现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对于识字教学均十分看重,如何抓好识字这一版块的教学工作是该学校低年级语文组教研会的老话题,而我对实习指导老师C老师怎样进行识字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如何将更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实施到课堂上,增强低年段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当前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现状以及C老师的教学案例作为切入点,拟对低年段识字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正文
(一)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引起重视,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基础的中华文化,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汉字还是学习阅读和写好作文的重要支柱,把学生识记汉字的基本功弄扎实是很多老师在低年段的共同诉求。从实习经历中对识字教学的观察所得,当前低年段识字教学还存在较大问题。如G小学C老师在二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雾在哪里》一课的识字教学中,这样认识“雾”的:
导入:谜语三则(答案:雾)
师:老师想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把“雾”字拼读正确生:雾
师:我们一起来拼读整体认读音节wù生跟读两遍,老师强调拼读方法
师:现在大家都会读这个生字宝宝了,但是还不够,我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记住“雾”的,有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独门秘籍
生:我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雨+务=雾
师:你太棒了,雨和务都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老朋友,给你点个赞!
生:我用的是“换一换”的方法,把“雷”字下面的“田”换成“务”,就是“雾”
师:老师觉得你的方法是对的,但是“换一换”的方法是要换掉生字的偏旁部首,而不是其它部分哦,请多加思考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早有准备,有这么多的认字小技巧,那下面这组字你们还认识吗?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雪、雷、雹、霜)
生:我发现它们都有雨字头
师:你可真是火眼金睛,它们都有雨字头,并且都和天气有关,因此,带有雨字头的字和天气相关。带上拼音,全体齐读三遍“雾”
以上是C老师对“雾”字的教学片段,C老师先是用谜语的方式导入识字教学,然后是检查学生预习状况,掌握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再进行生字拼音的教读,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当有学生把“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弄错了的时候,老师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没有在课堂上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概念模糊,打击其识字的自信心。雨字头的含义,老师采取灌输的方法,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理解并识记,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可见,这堂识字课不足之处较多。经过几节识字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