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学做“快乐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2课《学做“快乐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设计意图
本课《学做“快乐鸟”》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快乐的重要性,学会调节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学会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增强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
2.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行为习惯:养成与人友善、分享快乐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情感丰富但较为脆弱。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快乐的初步认识较为模糊,缺乏系统化的情感管理方法。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逐渐增强,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尚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在形成,但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需要进一步培养。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情绪波动大、难以控制情绪的问题,这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和理解快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培养分享和合作的精神。因此,本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白板、投影仪、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材。
3.信息化资源:快乐鸟图片、动画视频、相关音频素材。
4.教学手段: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话题。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对快乐的看法。
(1)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快乐吗?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探究快乐的来源,分析快乐的意义。
2.学生角色: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1)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学做“快乐鸟”》,让我们一起看看快乐是如何产生的。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快乐的原因。
三、活动体验
1.老师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快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游戏,分享快乐体验。
(1)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玩一个“快乐传递”的游戏。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代表将手中的快乐传递给下一个代表,以此类推,看哪个小组传递得最快、最快乐。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快乐。
四、情感教育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2.学生角色:认真思考,分享自己的感悟。
(1)老师:同学们,刚才的游戏中,你们感受到了快乐吗?你们知道快乐可以传递给其他人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认识到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五、总结提升
1.老师角色: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快乐的意义。
2.学生角色: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1)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学做“快乐鸟”》,知道了快乐可以传递,快乐的意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分享快乐,传递快乐。
(2)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六、课后作业
1.老师角色: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角色: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
(1)老师:请大家课后完成以下作业:1.画一幅自己快乐的画;2.写一篇关于快乐的日记。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
七、教学反思
1.老师角色: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2.学生角色: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1)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快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快乐,传递快乐。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快乐的小鸟》: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如何通过自己的积极态度感染周围的人,带来快乐的故事。
-《情绪管理小手册》:一本简单的情绪管理指南,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介绍了如何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快乐生活小窍门》:收集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小技巧,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提升幸福感。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