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文(四)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001].docx
文件大小:16.7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课文(四)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课文(四)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下册语文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寓意,通过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因果关系。

②正确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注意停顿和语气,培养语感和朗读兴趣。

③体会文言文的独特表达方式,理解“助长”等关键词汇在文中的含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②分析故事中农夫的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盲目急躁的危害,培养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③将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揠苗助长》相关的插图,以及简要的文言文朗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情感。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教具,如农作物模型,用于辅助讲解故事中的“助长”行为。

4.教室布置:布置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成语‘揠苗助长’吗?谁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揠苗助长》的故事情节,包括农夫的行为、心理活动和最终的后果。

-举例说明: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故事中的“助长”行为和结果。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农夫的“助长”行为会导致苗子死亡。

3.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农夫的角色,理解他的心理活动,以及他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明白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或者编写一个小故事,体现“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理解。

5.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游戏活动:组织“成语接龙”游戏,将“揠苗助长”与其他相关成语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6.巩固练习(续)(约10分钟)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揠苗助长”的寓意和实际意义。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寓言故事中的智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故事:再次强调《揠苗助长》的故事情节和寓意,让学生复述故事要点。

-反思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收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8.作业布置(约5分钟)

-复习巩固:布置课后复习题目,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并记住故事内容。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以“助长”为主题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家长联系: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情节,包括农夫的行为、心理活动和最终结果。

-学生能够掌握“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含义,了解其背后的道理,即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助长”、“顺应”等,并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

2.能力提升:

-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得到提升。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朗读练习中,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朗读技巧有所提高,增强了语感。

3.思维发展:

-学生在分析故事中农夫的行为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认识到盲目行动的危害。

-学生通过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创作小故事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