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习作:写观察日记》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观察日记的写作,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与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写作教学相衔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敏锐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通过写观察日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观察日记的格式与结构。
2.细腻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难点:
1.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
2.如何保持观察日记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写作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日记的格式和结构。
2.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记录生活,并通过范文分析和修改练习,提高学生表达细节的能力。
3.设定观察主题和时间,帮助学生形成持续的观察习惯,同时通过写作分享和互评,增强学生的连贯性和创新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包含《习作:写观察日记》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观察日记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3.教学工具:准备写作本、笔等写作工具,以及用于展示的投影仪或白板。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舒适的阅读角,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有没有记录下来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老师总结:“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展示《习作:写观察日记》的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日记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观察日记是一种记录观察结果和感受的文体,它要求我们细致观察,真实记录。”
3.老师讲解观察日记的格式与结构,引导学生学习:
a.标题:简洁明了,概括观察内容。
b.正文: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观察过程,包括观察到的景象、人物、事件等。
c.结尾:总结观察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
4.老师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细节:
a.以“观察一朵花”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b.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全面观察。
5.老师讲解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
a.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b.运用恰当的词汇,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细节。
6.老师讲解如何保持观察日记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a.设定观察主题和时间,引导学生形成持续的观察习惯。
b.通过写作分享和互评,增强学生的连贯性和创新性。
三、课堂练习
1.老师布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并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老师给予指导。
四、课堂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其他同学评价。
2.老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日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里的宠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观察日记,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
1.老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观察日记主题选择:除了教室植物,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家庭中的日常用品、社区的环境变化等。
-观察日记写作技巧:介绍一些经典的观察日记作品,如《昆虫记》、《自然观察日记》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写作工具:推荐一些观察日记的写作软件或应用程序,如日记本、写作助手等,帮助学生记录和整理观察内容。
2.拓展建议:
-家庭观察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庭观察活动,如一起种植植物、观察宠物行为等,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力。
-校园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