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文件大小:15.9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62千字
文档摘要

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一、设计意图

本次课时的内容是“我们的校园”,旨在通过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建筑、设施等,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为后续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时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感知与创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观察校园,学生将增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描述校园环境,锻炼语言表达和创造力。此外,学生将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校园环境的观察与描述

-明确内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建筑和设施,学会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位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解释:例如,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坛,描述花坛里的花种、颜色和排列方式;或者观察校门口的雕塑,描述雕塑的主题、形态和材料。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校园环境的细致观察与综合描述

-识别难点:学生在观察时可能难以捕捉到细节,或者在描述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采取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解释:例如,教师可以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具体的景物,如“这棵树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手掌,树干粗壮,树皮粗糙”;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具备《我们的校园》主题的教材或学习卡片,内含校园景物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2.辅助材料:准备校园风光的多媒体图片、视频片段,以及校园建筑的简笔画和结构图,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在教室内设置多个小组讨论区,配备记录板和彩笔,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绘画表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校园风景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回忆校园生活的美好瞬间,引起他们对校园环境的关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一年级上学期的校园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在校园中的趣事。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校园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教学楼、操场、食堂、图书馆等,并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以校园中的具体景物为例,如校门口的雕塑、操场上的跑道、花坛中的花卉等,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它们。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校园景物,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3.小组活动(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校园区域,如教学楼、操场、花坛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并描述该区域的景物。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每个小组,提供帮助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

4.创作环节(约25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根据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绘画创作,将描述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将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

5.展示与评价(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6.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和描述校园景物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7.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家附近的某个公共环境,如公园、街道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描述,并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能力的提升

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建筑和设施,能够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捕捉细节,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在描述校门口的雕塑时,不仅要说出雕塑的形状,还要描述其材质、颜色等,这种观察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在其他学科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2.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

通过描述校园景物,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课堂上分享观察到的内容,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事物。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写作、演讲等场合也将大有裨益。

3.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校园美景,培养了审美鉴赏能力。他们能够从色彩、形态、布局等方面欣赏校园的美,这种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创造力的激发

在绘画创作环节,学生将观察到的校园景物转化为自己的艺术作品,这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通过创作,学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