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捏橡皮泥小扫帚》(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十课《捏橡皮泥小扫帚》(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本课内容与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以动手操作为主,旨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捏橡皮泥制作小扫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通过捏橡皮泥制作小扫帚,学生将学会观察、想象和创造,锻炼手眼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捏橡皮泥的基本技巧,能够将橡皮泥塑造成小扫帚的形状。
②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并尝试用橡皮泥模仿制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运用对称、平衡等造型原理,使橡皮泥作品更加美观。
②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橡皮泥的特性调整手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小扫帚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演示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捏橡皮泥的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制作过程。
2.实践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掌握捏橡皮泥的技巧。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小扫帚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橡皮泥小扫帚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视频播放:播放制作橡皮泥小扫帚的示范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作方法。
3.教学辅助工具:使用橡皮泥、模具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捏好的橡皮泥小扫帚,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吗?”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小扫帚。”
二、新课讲解
1.教师展示橡皮泥和制作工具,讲解制作小扫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取适量橡皮泥,揉成圆柱形。
-步骤二:将圆柱形的一端搓成扫帚头。
-步骤三:将另一端搓成扫帚柄。
-注意事项:橡皮泥要均匀揉捏,以免出现裂痕。
2.教师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进行实践。
三、学生实践
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橡皮泥、模具等制作工具。
2.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步骤,开始制作橡皮泥小扫帚。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造型、创意、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橡皮泥小扫帚的步骤和技巧。
2.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制作小扫帚,你们还能用橡皮泥捏出哪些物品?”
3.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能捏出的物品。
4.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橡皮泥捏出更多的物品,培养创新意识。
六、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捏橡皮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生回顾制作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尝试、多创造。
七、课后作业
1.学生课后尝试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2.学生将制作成果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知识点梳理
一、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1.橡皮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揉、搓、压、切等多种方式塑造。
2.橡皮泥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贴不同形状的部件。
3.橡皮泥在揉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痕,需要均匀揉捏。
二、捏橡皮泥的基本技巧
1.揉捏:将橡皮泥揉成均匀的球状或圆柱状,为后续造型打下基础。
2.搓揉: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用于制作扫帚柄等细长部件。
3.压扁:将橡皮泥压扁,用于制作扫帚头等平面部件。
4.切割:使用刀具或模具,将橡皮泥切割成所需形状。
三、制作小扫帚的步骤
1.取适量橡皮泥,揉成圆柱形。
2.将圆柱形的一端搓成扫帚头,注意保持形状。
3.将另一端搓成扫帚柄,长度适中。
4.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模具或刀具装饰扫帚头和扫帚柄。
四、对称与平衡的运用
1.对称: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扫帚头和扫帚柄的对称性,使作品更加美观。
2.平衡:在捏制扫帚头和扫帚柄时,注意保持整体的平衡,避免出现倾斜。
五、团队合作与沟通
1.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小扫帚的制作。
2.沟通协作: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分享制作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展示: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小扫帚展示在黑板上,分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