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课了》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8上课了》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习《8上课了》,学生能够认识到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将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一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对上学、课堂行为等有基本的认识。但在具体操作和自我管理方面,他们的理解还比较浅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强化。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课堂活动参与度高,喜欢通过游戏和故事来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和直观理解上,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行为,以及通过故事和图片来理解抽象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上学感到陌生,需要时间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规则和纪律时,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需要老师耐心引导;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管理上可能需要更多的互动和注意力维持策略。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本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8上课了》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生动形象地展示上课的规则和纪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上课的规则,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喜欢上学吗?为什么?”来激发学生对上课话题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前准备的内容,如书包、文具等,以及上学路上的安全规则。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上课的规则,包括准时到校、安静听讲、举手发言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应该如何排队、如何保持课堂纪律。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讨论“你见过哪些同学做得很好?哪些同学需要改进?”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上课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教师指导:巡视各组,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上课的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学,共同遵守家庭规则。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家庭规则,并记录下来。
-预告下节课内容:简要介绍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所期待。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提问:“你们喜欢上学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回顾上学前的准备内容,如书包、文具等。
3.提问:“上学路上你们要注意些什么?”
4.引导学生回顾上学路上的安全规则。
二、新课呈现
1.讲解上课的规则,包括准时到校、安静听讲、举手发言等。
2.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应该如何排队、如何保持课堂纪律。
3.组织学生讨论:“你见过哪些同学做得很好?哪些同学需要改进?”
三、巩固练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上课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2.教师巡视各组,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上课的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学,共同遵守家庭规则。
五、作业布置
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家庭规则,并记录下来。
2.预告下节课内容:简要介绍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所期待。
知识点梳理
1.上学的意义
-上学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学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上学能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2.上学的准备
-准备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确保按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
-熟悉上学路线,注意安全。
3.上课的规则
-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静静听讲,不打扰他人。
-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
-专心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课堂纪律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纪律有利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