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7课绿色上网——遵守文明公约》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五单元《第17课绿色上网——遵守文明公约》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第17课绿色上网——遵守文明公约》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本节课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讲解网络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本节课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围绕网络文明公约展开,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绿色上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信息素养,能够识别并遵循网络文明公约。
2.培养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网络风险,保护个人隐私。
3.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绿色上网,传播正能量。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并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2.四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可能缺乏足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他们的学习风格偏向于直观和互动,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3.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可能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不熟悉网络文明公约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难以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策略
1.结合讲授法和案例研究,讲解网络文明公约,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网络互动场景,体验遵守网络规则的重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网络安全动画短片,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直观认识。
4.实施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团队合作创建网络安全宣传海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一个关于网络安全的趣味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在网络世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为学习新的内容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强调遵守公约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现实中的网络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不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可能带来的后果。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中的经历,探讨如何做到绿色上网。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问答游戏,通过竞赛形式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指导:在学生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网络文明公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到绿色上网”的短文,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完成《第五单元第17课绿色上网——遵守文明公约》的学习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记住网络文明公约的主要内容,知道如何在网络世界中遵守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2.技能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风险,提高了防范网络诈骗、病毒侵害等安全问题的能力。
3.意识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做到绿色上网,传播正能量。
4.行为改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循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上网,不发布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5.自我保护:学生学会了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能够识别并防范网络上的隐私泄露风险。
6.社会责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责任,能够主动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对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7.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导向学习,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在团队中沟通、分享和合作。
8.创新思维:学生在撰写关于“如何做到绿色上网”的短文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锻炼了创新思维。
内容逻辑关系
①网络文明公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公约的定义、公约的主要内容、违反公约的后果。
②关键词包括:绿色上网、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暴力、网络诈骗。
③重点句子包括: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是每个网民的责任。”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是绿色上网的重要原则。”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应该传播正能量,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