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下册《广播体操-腹背运动》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二年级体育下册《广播体操-腹背运动》说课稿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年级体育下册《广播体操-腹背运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广播体操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集体练习,增强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通过腹背运动的练习,锻炼身体灵活性。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通过克服运动中的困难,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腹背运动的正确动作要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动作姿势,特别是腿部和腰部的协调用力。
2.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动作的流畅性和节奏感,使其在练习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难点:
1.腹背运动的协调性:学生可能难以同时协调腹部和背部的肌肉群。
2.动作的规范性: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身体柔韧性不足或动作不标准而难以完成。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分解动作,逐步教学,让学生先掌握单个动作的技巧,再进行组合练习。
2.利用示范和镜像练习,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和模仿正确的动作。
3.设计渐进式的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动作规范性。
4.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同伴互助,通过互评和自我评价来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体育下册教材,以便跟随课程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广播体操-腹背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3.教学器材:准备体操垫和音乐播放设备,用于练习和展示动作。
4.教室布置:设置安全舒适的练习区域,包括体操器材放置点和集体练习的队列区域。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广播体操的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广播体操动作。
-提出问题:问学生“你们觉得在广播体操中,哪一部分动作对身体的锻炼很重要?”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看法。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广播体操动作——腹背运动。
2.讲授新课(10分钟)
-动作讲解:详细讲解腹背运动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立、下蹲、身体弯曲等。
-动作示范:教师亲自示范腹背运动,并强调动作的要点。
-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3.巩固练习(15分钟)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练习腹背运动,教师巡回指导。
-互动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保持动作的连贯性?”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练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教师针对腹背运动中的难点,提出问题,如“如何协调腹部和背部的肌肉?”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纠正。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合作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如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人辅助。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与腹背运动相关的互动游戏,如“动作接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动作: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腹背运动的基本动作要领。
-反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练习腹背运动,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进步。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0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课堂小结:5分钟
7.作业布置: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广播体操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广播体操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广播体操的种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种类的广播体操,如徒手操、器械操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广播体操的锻炼价值:分析广播体操对身体各部位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的锻炼作用,以及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等方面的价值。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课后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广播体操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对广播体操的认识。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广播体操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竞技水平。
-建议学生在家或户外进行广播体操练习,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鼓励学生创新广播体操动作,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广播体操。
-组织学生参观体育场馆或广播体操训练基地,了解广播体操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建议学生参加广播体操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