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本单元单元编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
质”;另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要素学生都已经学过,这次
复现是为了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出自己的“心愿”,习作要求是“选
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是对学生六年来学到的表达方式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学生进
行有目的的表达的初步尝试。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根
据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本单元综合
性学习活动三中提到的“方式”指的是文体,比如记叙故事、书信、日
记、诗歌等。
55
部编版六下大单元教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本单元目标:
字词句: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阅读:
(1)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3)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第2、3自然段。默写《竹石》。
(4)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5)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6)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能联系学过的古诗,体会诗人借助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方法。
(8)能围绕文章内容讨论开头和结尾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书面表达:
(1)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习作积累写作方法。
(2)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4.本单元重点:
(1)《古诗三首》一课,三首古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考试时常考查古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考试时常考查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以及文章的写作顺序。
(3)《为人民服务》一课,课文的第2、4自然段,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阅读的形式考查。
(4)《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考试时常以判断、选择的形式出现。
(5)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常以阅读的的形式考查。
(6)古诗的写作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写出下面的古诗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②理解古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4.本单元要素:
(1)本单元编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要素在前面册次的教材中都已经安排过,这次复现是为了让学生综合运用。围绕这两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品质,并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联系本单元内容,理解课文关键语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引导学生从神态和言行描写中体会董存瑞的可贵品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要求学生能品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综合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2)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个主题展开。这个活动和单元主题密切关联,能加深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本单元课文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体现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是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教学时,要注意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真切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