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思维能力培优测试卷(A3)(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892.6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6.57千字
文档摘要

…………○…………内…………○…………装…………○…………订…………○…………线…………○………………

…………○…………内…………○…………装…………○…………订…………○…………线…………○…………

…………○…………内…………○…………装…………○…………订…………○…………线…………○…………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亲爱的同学: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紧张有序,丰富多采的学校生活已经开始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

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读语段,完成习题。(10分)

秋夜的山林静谧而神秘。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林子里,小松鼠在树枝间窜来窜去,忙着收集松果,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食物。此时,若是静下心来,还能听到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轻柔的夜曲。传说中,这片山林里住着一位善良的精灵,它会在月圆之夜出现,帮助那些迷路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

mìmì()fèngxì()bānbó()chǔbèi()

(2)和“宁静”中“宁”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宁可 B.安宁 C.宁愿 D.宁死不屈

(3)根据字典中“窜”字的解释,“窜来窜去”中“窜”的意思是()。(2分)

窜cuàn①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犯。②放逐:~逐。③修改文字:~改。

(4)语段中“潺潺流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

B.这座古老的城堡神秘莫测,充满了诡异的气息。

C.他的想法别出心裁,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D.广场上的人们熙熙攘攘,只有他形单影只地站在角落里。

3.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比起城市的喧嚣,我更喜欢乡村的宁静。

B.梅花虽然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玫瑰的芬芳,但它在寒冬独自开放,展现出坚韧的品质。

C.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都被唤醒了。

D.竹子的叶子细长细长的,不像芭蕉叶那样宽大,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幽静的山谷中,在茂密的森林里,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景阳冈》根据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相关内容改写,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形象。

C.《猴王出世》出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讲述了石猴诞生及成为美猴王的故事。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9分)

(1)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受到乡村孩子学种瓜的天真可爱;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牧童横卧牛背吹笛的悠闲画面;《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嗅觉和听觉描写,展现了乡村夏夜的美好。

(2)看名著插图,完成练习。

图一中的主人公是_____,他大闹五台山的原因是_____。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

图二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她葬花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用文中的语句描写她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关羽单刀赴会的原因是_____。

6.句子训练营。(5分)

(1)那古老的石桥,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开始认真地朗读起来。(照样子,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