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布置时间
学生层次
完成时长
批阅方式
单元导读课
1.指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
2.认识藏、挪等19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徘徊
等30个词语。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匆匆》。
前置性作业
预习第一单元。
提前1天
全体学生
半小时
课堂交流
课后作业
基础性作业
1.抄写第一单元生字词。
2.继续熟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3.朗读并背诵《匆匆》,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全批全改
发展性作业
推荐阅读:朱自清《春》,两
个与珍惜时间有关的诗句,并说说它对你的学习和生
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课堂交流
二
内容梳理课
1.正确朗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大体了解课
课后作
基础性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课堂交流
文主要内容。
2.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业
发展
性作
业
1.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了解故事内容。
2.选择一篇课文绘制思维导图。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课堂交
流
班级展
示
三
精读引
领课
1.继续学习《匆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秀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能
主动探究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写出自己对于“时间之流”的感触。
课后作业
基础
性作
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全批全改
发展
性作
业
1.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
把你的感触写出来。
2.你曾有过对时光匆匆的
感慨吗?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种感慨呢?对此,你认为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全批全
改课堂
交流
四
精读引
领课
1.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体会我心情的变化,探究作者是如何在细致具体的叙
课后作
基础
性作
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全批全改
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
2.运用多种形式读文,体会主人公在一天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其丰富而敏感的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表
现人物心理的方法,并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仿写。
业
发展
性作
业
1.找一找课文中其他运用融情于景这种表达方法的句子,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作者表达内心感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匆匆》和《那个星期天》
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这两
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
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全批全改
五
归纳方法课
1.回顾本单元课文,总结、归纳写作方法,就心情好与
“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继续学习交流平台与初试
身手,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总结习得的写作
课后作业
基础
性作
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全批全改
发展
性作
业
1.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2.完成并修改自己的“初试身手片段练习,写完后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作品。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全批全改
方法。
六
习作课
1.以《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作例文为例,引导学生继续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以及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结合自身经历,回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作业
基础性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学习当日
学有困难
半小时
全批全改
发展性作业
1.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
写具体,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2.结合习作例文,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学习当日
学有余力
半小时
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