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比,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想象力。
2、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根据音乐创作连环画,加深理解《彼得与狼》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这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的优秀交响童话,。它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根据俄罗斯童话故事创作而成的,作品以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认识几种乐器的名称,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学会辨认各种乐器互不相同的独特音色,领略各种角色的性格情趣。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了解并掌握什么是交响童话,为其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1.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2.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画纸、画笔
教学准备: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复习学过的乐器知识,听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究竟是哪儿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地方?
生:观看、回答
2、认识乐器:
师:在这儿马上要举行一场器乐演奏会,参加演出的乐器有很多,他们要用乐器演奏出的声音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他们中有好多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首先让我们来认一认,(多媒体出示各种乐器)--请说说他们的名称?以及属于哪一类乐器?
生:回答
师:写出它们的名称
3、听赏七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
师:下面演奏会开始了,同学们先听听第一个要出场的是哪位小乐器?,并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明快的还是暗淡的?(明快的把手举起,暗淡的把手放下)
生:听赏、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三、熟悉各段音乐,并选择各段音乐所代表的不同形象。
1、认识各角色。
师:七个乐器给我们演奏了七段精彩的音乐,这音乐分别代表着乐器主人的性格特和形象。我们来看一看,这七个主人分别是谁?(师出示角色图片介绍七个人物)
2、复听七段音乐,选择相对应的形象。
师:现在要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音乐分别代表谁?老师把七段音乐重播一遍,同学们在心中做好选择。
生:听赏并在心中做出选择
3、选择乐器所代表的角色。
师:选择开始了!假如正确了,乐器在会奏响音乐;假如错误的,乐器会飞回原地等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角色,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四、欣赏《彼得与狼》
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有请这七位小乐器为我们用音乐来讲讲吧!
2、听赏:(分段听赏)
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的情节,
4、完整听赏,要求每听出一个形象就喊出他的名字。(师旁白)
5、揭题:
师:谁能给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起个名字?(生试起名),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整听赏乐曲的部分,让学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五、创作画面。
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同学们看,这幅画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幻灯片出示图画,生回答)
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出好几幅不同的画面,下面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音乐的理解创作完成!(生自由创作)。
指名展示作品,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童话音乐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大胆又创新的尝试。我们都知道想不如说,说不如做。通过画一画促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当然这些画并不象美术课那样追求画面的高质量,而追求画面上所反映出的内容。)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生回答)。对,我们欣赏了俄国普罗科菲耶夫所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它是一部非常经典而且是一部非常爱世界各国的小朋友们喜爱的交响童话作品,如今它,已被拍成电影作品,在英国的伦墩首次上演。希望同学们能够爱上音乐,去